基本內(nèi)容
魏長清,生卒不詳,清葭州峪口村人。其父魏嗣龍,靠鬧船致富,30歲后才娶妻成家,故將長兄之子長順過繼為子。長順于清嘉慶十二年(1807)中武舉,曾任兵部差務(wù)。魏嗣龍40歲又生子長清。長清英武,膂力過人,以勇聞于鄉(xiāng)里。長清母病逝,長順感于嬸母撫育之恩,告假離京,回家守孝。期間,訓(xùn)導(dǎo)弟長清習(xí)武練功,不久刀馬嫻熟,武藝出眾。道光九年(1829),赴京應(yīng)試,遇河南人郝官甲,見長清相貌不凡,體甚魁梧,疑為對手,趁其下棋之機,從后猛擊一掌,使長清肩部受損。結(jié)果郝官甲獲得武狀元,魏長清得了武進士。后來,郝官甲專程來葭州峪口村謁見長清,表示歉意。此事傳為美談。
長清得中武進士后,任府谷麻地溝千總、榆林游擊,擢升靈州(今寧夏靈武縣)參將。當(dāng)時,蘭州總督母病亡,總督托其弟高某四處奔走,名為籌資葬母,實則籠絡(luò)人心。高到靈州后,要借二兩銀子。長清秉性耿直,不予諂諛,因而得罪于蘭州總督。
咸豐年間(1851~1861),太平軍興起于南方。咸豐帝降旨長清為全國十二家先行官之一。詔書傳到蘭州總督府,被扣壓一個月。及至傳知魏長清,已誤軍期一月有余。長清接到詔書后,手提春秋大刀,騎兩匹(頂換著騎)桃花快馬,日夜兼程,亡于湖北。其死有三種傳說:一傳帶病出征,到南方患痢疾病亡;一傳到湖北武昌,清軍大營被太平軍踐踏,知違犯軍令,自刎而死;一傳因誤軍期,號令斬首示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