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吳學讓(1924-2013),號退伯,1924年生于四川岳池,臺灣著名美術家。1942年進入重慶沙坪壩國立藝專,抗日戰(zhàn)爭后隨藝專遷返杭州,1948年畢業(yè)于杭州藝專。之后,由汪校長日章先生推薦到臺灣任教,于嘉義中學、花蓮師范、臺北女師專、銘傳商專、中國文化大學、東海大學擔任教職,春風化雨五十年,為藝術界造就無數(shù)人才,是最受敬重的美學教育家。
吳學讓在藝專求學期間,受教于潘天壽、關良、鄭武昌、諸樂三、傅抱石、李可染、林風眠、吳茀之等前輩,其中以潘天壽的寫意花鳥,鄭武昌的山水,諸樂三的書法篆刻,對吳學讓的影響最大。與張大千、溥心畬亦師亦友的切磋傳為藝壇佳話。吳學讓在學校主修花鳥,同時涉獵其它各科的學問,奠定深厚扎實的根基,恩師鄭午昌曾多次在吳學讓畫作上題識,贊揚其有南宋名家馬遠、夏圭的余韻。溥心畬曾以“煙巒明晦似明人筆境”題款,傳為美談。 吳學讓繪事精湛,創(chuàng)作力豐沛,在創(chuàng)新中繪畫形式多元而有變化,媒材廣泛多樣,體現(xiàn)了藝術家博大而精深的風格。中國畫承襲傳統(tǒng)水墨抑、揚、頓、挫的運筆,以及起、承、轉(zhuǎn)、合的結構,寫下筆力萬鈞、氣勢開闊的山水巨作,還有細膩描繪的工筆精品,令人目不暇給、嘆為觀止。 吳學讓講求“先求博,而后精”的繪畫功夫,他在工筆、花卉、翎毛、瓜果、蟲鳥、山水、寫意、書法、篆刻、指墨的各項造詣上樣樣精通、出神入化。五十年代之后,走出傳統(tǒng)水墨造型。1965年以《白菜》開始簡單精湛的筆意線條,為中國畫開拓求新求變的風貌,在《白菜》的幾筆勾勒中,筆力、筆勁、筆道三者合而為一,下筆蒼勁有力,氣勢直逼宋元。
吳學讓所擅長的瓜果藤蔓,呈現(xiàn)風霜雨露下自然而生的景物,有園中熟透的瓜囊,如珊瑚般晶瑩剔透的石榴子,朱玉紅漿鮮嫩欲滴,如《多子》1996年,染、點技法下飽滿的果實、青綠的葉片,潤澤中透著厚實,蠢蠢欲動的蟲兒也耐不住誘惑,攀登而上。時年七十余的吳學讓,筆下的草蟲仍舊神采奕奕,秋風掃過,古韻飄逸,少一點嬌美,多一些野逸之趣,天意渾然而生,毫無矯飾。2002年的《蝴蝶曇花》,線條纖巧、靈氣典雅,韻味無窮,筆筆都見功夫,如白居易所描述:“轉(zhuǎn)軸撥弦兩三聲,未成曲調(diào)先有情。”細膩勾勒,獨特的構圖,生動的蝴蝶在畫面上呼之欲出。 水墨現(xiàn)代化之父劉國松說:“我與吳教授相識半個世紀,他的為人與才華,是我所欽佩的少數(shù)幾位前輩藝術家之一。他對待朋友真心熱忱,對待學生愛護鼓勵,為臺灣不可多得的好畫師!本囱鲋橐缬谘员怼 展覽并出版:《吳學讓七十回顧展》第49頁,臺北美術館出版。 《故國神游-吳學讓八十回顧展》第99頁,臺北歷史博物館出版。傳略輯入《中國當代藝術界名人錄》等。
人物年表
1924 生于四川省岳池縣
1948 畢業(yè)于國立杭州藝術?茖W校
1948~1955 任教于臺灣省立嘉義中學、花蓮師范學校、花蓮女子中學、桃園中學1956 任教于臺灣省立臺北女子師范
1959 十四屆臺灣全省美展獲國畫部第一獎
臺灣臺陽美展獲國畫部礦業(yè)獎
1970 美國佛羅里達國際畫廊個展
1971 應邀參加美國加州大學聯(lián)合展。臺北藝術家畫廊個展
1972 專任教授于臺北市立女子師范學校
美國加州東方畫廊聯(lián)展
1973 美國佛羅里達州藝術家會員聯(lián)展
美國華盛頓民主畫廊聯(lián)合展
1975 美國奧克蘭維多利亞城畫廊聯(lián)展
美國加州史丹佛大學百企模兒國際中心(Bechtel)與文齋聯(lián)展
香港市政大會堂舉行「中國現(xiàn)代繪畫」聯(lián)展
1976臺北省立博物館舉辦「中國現(xiàn)代繪畫」聯(lián)展
英國(LYC)藝術館舉行水墨畫聯(lián)展
1977 美國棕櫚泉博物館舉行之現(xiàn)代畫聯(lián)展
1978 任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
1979 臺北前鋒畫廊第八次個展
1980 美國舊金山藝術家畫廊聯(lián)展
美國太平洋亞洲博物館書畫聯(lián)展
1981 法國國立塞紐斯基博物館「中國現(xiàn)代繪畫趨向展」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日本東京中日美術交換展
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馬來西亞舉辦之「中華現(xiàn)代國畫展」
1982臺灣歷史博物館「國際水墨畫聯(lián)展」
參加韓國舉辦之中國當代書畫聯(lián)展
參加馬來西亞舉辦之中國當代書畫展
1983 美國加州奧克蘭中國現(xiàn)代水墨展
馬來西亞吉隆坡馬華大廈禮堂「國際水墨畫聯(lián)盟」聯(lián)展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國際水墨畫聯(lián)展
臺灣歷史博物館「新加坡南洋美院、馬來西亞藝術學院與文化大學三校教授聯(lián)展」
1984 獲頒臺灣畫學會繪畫教育「金爵獎」
參加中日美術家聯(lián)展于日本
1985 參加文建會舉辦臺灣藝術發(fā)展聯(lián)展于國泰美術館
獲中國文藝協(xié)會國畫繪畫金質(zhì)獎章
1987 臺北敦煌藝術中心第十次個展
1988 .哥斯達黎加國立美術博物館現(xiàn)代畫廊「臺灣當代美術展」
臺灣省立美術館「臺灣美術發(fā)展聯(lián)展」
專任教授于東海大學美術系
1989 臺北市立美術館「水墨畫創(chuàng)新大展」
任四十四屆臺灣全省美展評審委員
1990 紐約SOHO區(qū)美術館「海峽兩岸藝術作品展」
1991 北京炎黃藝術館「海峽兩岸中國名家作品展」
設立吳學讓教授獎學金
1992 臺灣省立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海峽兩岸「當代水墨繪畫聯(lián)展」
1993 俄羅斯民族博物館「中國現(xiàn)代墨彩畫展」
1994 臺北市立美術館「吳學讓七十回顧展」
臺中省立美術館「中國現(xiàn)代水墨畫展」
1996 臺灣省立美術館「從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吳學讓彩墨畫展」個展
1997 紐約文化中心「臺灣當代水墨畫展」
加拿大渥太華文化中心「當代水墨展」
定居美國洛杉磯
1998 臺北藝術教育館「二十一世紀中國水墨畫會會員聯(lián)展」
1999 接受大腸癌與肝癌手術
2002 設立「吳學讓教授獎學金」于臺北市立師范學院
2004 臺灣歷史博物館「故國神游—吳學讓八十回顧展」,作品四十余件由該館永久典藏
2009 名山藝術臺北館「吳學讓水墨畫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開顯與時變-創(chuàng)新水墨藝術展」
2010 與劉國松、楚戈聯(lián)展「水墨.三昧」現(xiàn)代水墨展于名山藝術臺北館
上海劉海粟美術館「吳學讓國畫展」
臺灣交通大學藝文中心「世紀新墨-吳學讓創(chuàng)作展」
2013 年4月7日凌晨一點在家中安詳過世,享壽九十歲。
遺體在加州時間17日火化。
20日舉行追思禮拜,隨後骨灰安葬于Ross Hills。
作品價值
白菜 鏡框 水墨紙本
1. 起拍價:80,000至100,000
2. 成交價:120,750
3. 年代:——
4. 規(guī)格:69×55cm
5. 預展時間:--
6. 作者:吳學讓
7. 預展地點:——
8. 拍賣時間:2010-12-09
9. 拍賣地點:上海錦滄文華大酒店
10. 拍賣會專場:中國書畫(二)
11. 拍賣會:2010秋季拍賣會
12. 拍賣行:上海泓盛拍賣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