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拓跋壽樂,北魏章帝拓跋悉鹿的后代。擔(dān)任選部尚書,封南安王,后改長樂王,官至驃騎大將軍。文成帝拓跋濬即位,拓跋壽樂有推舉擁立的功勞。興安元年(452年),以為太宰、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夸耀功勞,和尚書令長孫渴侯爭奪權(quán)力,都被處死。
《魏書·卷十四·列傳第二》有傳
拓跋壽樂(?~452年),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人)人。北魏宗室大臣,章皇帝拓跋悉鹿后代。
初為選部尚書,封南安王,遷驃騎大將軍,封長樂王。文成帝拓跋濬即位,以擁立之功,晉為太宰、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
興安元年,自恃功勞,和尚書令長孫渴侯爭權(quán)奪利,都被處死。
拓跋壽樂,北魏章帝拓跋悉鹿的后代。擔(dān)任選部尚書,封南安王,后改長樂王,官至驃騎大將軍。文成帝拓跋濬即位,拓跋壽樂有推舉擁立的功勞。興安元年(452年),以為太宰、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夸耀功勞,和尚書令長孫渴侯爭奪權(quán)力,都被處死。
《魏書·卷十四·列傳第二》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