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懲治豪強
張輔,字世偉,南陽西鄂縣人,是漢朝河間相張衡的后代。張輔年輕時已表現(xiàn)出才干和器度,與表弟 劉喬齊名。
當初張輔補藍田縣令,在任上不為當?shù)睾缽娝。當時強弩將軍龐宗是西州的大族,他的護軍趙浚,是龐宗夫人的本家,因此他放縱僮仆橫行霸道,是當?shù)匕傩盏囊淮蟮溁。張輔按法律嚴厲制裁,殺了兩個惡奴,又沒收了龐宗的二百多頃田地分給貧窮之家,一縣人都稱贊他。又轉(zhuǎn)任山陽縣令,太尉陳準家中的僮仆也兇暴橫行,張輔依然殺了作惡的家仆。累遷尚書郎,封為宜昌亭侯。
當官而行
張輔后又轉(zhuǎn)任 御史中丞。當時積弩將軍 孟觀與明威將軍 郝彥不和,孟觀借軍中之事陷害郝彥,又有 賈謐、 潘岳、 石崇等結(jié)幫相互吹捧、相互提攜,還有義陽王司馬威有欺詐假冒的事,張輔一一追究彈劾他們。
梁州刺史楊欣姐姐新喪,不滿十天,車騎長史韓預(yù)強行聘娶他姐姐的女兒為妻。張輔為中正,貶了韓預(yù)的官以清正風俗,得到當時議論者的稱頌。
到孫秀執(zhí)政時,司馬威誣告張輔,孫秀被迷惑而輕信,準備按刑律懲治張輔。張輔給孫秀寫信說:“我張輔只知道仰慕古人,當官辦事,不知道稍稍為自己考慮一下,F(xiàn)在義陽王司馬威就算是能寬宏大量,不和我計較,然而我母親已高齡七十六了,也時常為我擔驚受怕,怕我總有一天會因積怨而遭來災(zāi)禍。愿明公留神審查我任官前后的行事,只不過是一個忠于朝廷的愚臣而已!睂O秀雖一貫兇狠狡詐,也知張輔平素忠貞正直,是被司馬威陷害誣告,就不再追究了。
戰(zhàn)敗身死
張輔后遷 馮翊 太守。太安二年(303年),太尉 司馬乂見河間王司馬顒割據(jù) 關(guān)中地區(qū),有不臣之心,上告 晉惠帝并密詔 雍州刺史 劉沈和秦州刺史 皇甫重討伐司馬顒。但同時司馬顒已撥大軍給部將 張方,聯(lián)合成都王 司馬穎進攻 洛陽。太安三年(304年),司馬顒被劉沈擊敗,被逼退回 長安。張輔見此,則領(lǐng)兵營救司馬顒,將劉沈擊敗。司馬顒十分感謝張輔,于是在 永興二年(305),皇甫重潰敗被殺后升張輔為秦州刺史。
張輔到秦州上任后,先殺天水太守 封尚以樹立威名,又召東羌校尉、隴西太守 韓稚會議,但因分歧而未有結(jié)果。韓稚兒子 韓樸敗領(lǐng)兵襲擊張輔,張輔于遮多谷口與韓樸大戰(zhàn),但被擊敗,最終被封尚舊將富整所殺。
軼事典故
張輔曾著文論道:“管仲比不上鮑叔,鮑叔知道奉什么主,投什么國。管仲奉主得不到事業(yè)成功,所投奔的又是無作為之國,富貴后娶三姓之女,而又像君王一樣行反土占之禮,這些鮑叔都不會干!庇肿h論班固、司馬遷說:“司馬遷的著作,文辭簡約而事理清晰,敘三千年事只用五十萬言;而班固敘兩百年事卻用了八十萬言。繁簡不同,這是班固比不上司馬遷的第一點。良史記事,對善行應(yīng)加以獎勸鼓勵,對惡行要進行指斥監(jiān)誡,這是極普通的道理。一些中等人物的微小之事,司馬遷不予記載,而班固都記了下來,這是比不上司馬遷的第二點。文中詆毀貶低晁錯,有傷忠臣之道,這是比不上司馬遷的第三點。司馬遷是首創(chuàng),班固是因循,其難易各不相同。司馬遷為蘇秦、張儀、范睢、蔡澤作傳,辭采華麗流暢,也足以表現(xiàn)出了他的文才。故記辯士則辭藻華美,敘實錄則準確簡煉,所以司馬遷稱得上是優(yōu)秀的史學家!庇衷u論魏武帝不及劉備,樂毅低于諸葛亮,其文章多不見記載。
歷史評價
《晉書》:自永嘉蕩覆,宇內(nèi)橫流,億兆靡依,人神乏主。于時武皇之胤,惟有建興,眾望攸歸,曾無與二。閻鼎等忠存社稷,志在經(jīng)綸,乃契闊艱難,扶持幼孺,遂得纂堯承緒,祀夏配天,?冋摴,有足稱矣。然而抗滔天之巨寇,接凋弊之余基,威略未申,尋至傾覆。昔宗周遭犬戎而東徙,有晉違獷狄而西遷,彼既靈慶悠長,此則禍難遄及,豈愍皇地非奧主,將綝允材謝輔臣,何修短之殊途,而成敗之異數(shù)者也?
贊曰:懷惠不競,戚籓力爭。狙詐參謀,憑兇亂政。為惡不已,并羅非命。解繆忠肅,無聞余慶。愍皇纂戎,實賴群公。鼎圖福始,綝遂兇終。
親屬成員
先祖:張衡
表弟:劉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