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顏佐出生于業(yè)瓷家庭。父顏圯,一生以瓷為生。顏佐自幼隨父于南嶺窯場學習制瓷工藝,聰明勤勉,所學皆精。后自經營作坊,燒制生產各種碗盤杯碟壺等日用瓷器皿,產品銷往國內外。因經營有方,盈利豐潤,規(guī)模擴大,不斷發(fā)展,終至殷富,廣置田產,并于雍正問鼎建官壩土堡。該堡工程浩大,主樓三層,高冠鄰近諸堡,乾隆八年(1743年)辟圭山、佩樓等三門,歷兩代始竣工。后來,該堡為其子孫住居外,并為避匪亂之所。直至民國19年(1930年)方為軍閥陳國輝(南安人)焚毀。現(xiàn)僅存遺址。
據(jù)《龍潯顏氏族譜》記載:顏佐“生平好善樂施,事師如父”;重視培育人才,“諸子入雍游泮,名藉一時”。他有五子,長子顏課,字啟賢,太學生;三子顏詫,字啟祥,縣庠生;五子顏詩,鄉(xiāng)賢。四子顏詒,開基上寮,構雙美堂,建窯發(fā)展瓷業(yè)致富。 (據(jù)《德化陶瓷歷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