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汪聚有(1881~1960),著名木工,安徽績溪孔雀坑人,幼年讀書,13歲隨父學(xué)木工,鉆研祠宇亭榭建造技藝。光緒三十一年(1905)設(shè)計、建筑的郎溪徽州會館。民國3年(1914),汪村大廟正殿傾斜,汪聚有應(yīng)召采用“托梁換柱”法,搭牮桿引正屋架,再用粗木將屋架頂空,換上新柱。民國16年,汪聚有修繕城內(nèi)胡氏宗祠。汪聚有一生從事木作,授徒20余人。在徽寧各地建造上乘徽式民居百余幢。修建瀛洲章氏宗祠、歙縣荊村雙層八角亭等10處。
汪聚有(1881~1960),著名木工,安徽績溪孔雀坑人,幼年讀書,13歲隨父學(xué)木工,鉆研祠宇亭榭建造技藝。光緒三十一年(1905)設(shè)計、建筑的郎溪徽州會館。民國3年(1914),汪村大廟正殿傾斜,汪聚有應(yīng)召采用“托梁換柱”法,搭牮桿引正屋架,再用粗木將屋架頂空,換上新柱。民國16年,汪聚有修繕城內(nèi)胡氏宗祠。汪聚有一生從事木作,授徒20余人。在徽寧各地建造上乘徽式民居百余幢。修建瀛洲章氏宗祠、歙縣荊村雙層八角亭等10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