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jīng)歷
1955年,王明健畢業(yè)于中南礦冶學院;
1957年3月至1958年6月在北京專家組學習;
1958年6月至1961年5月在北京第三研究所第二研究室任黨支部書記;
1961年5月至1964年4月在北京第五研究所任萃取組組長,期間發(fā)明了“簡易煉鈾法”“受控萃取法”以及中性有機化合物對陰離子萃取劑協(xié)同效應等,解決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的原料問題,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提前爆炸做出了巨大貢獻,并于1959年出席全國群英代表大會,被授予全國先進生產(chǎn)者稱號;
1964年4月至1995年5月在741礦、00251部隊工作,先后任202廠廠長、708廠技術組組長、高級工程師等職,期間1977年11月出席全國基建工程兵工作會議,被授予基建工程兵先進生產(chǎn)者稱號(兩次榮獲全國勞模稱號)。
1995年退休,并于2008年參加中核集團鈾礦冶創(chuàng)建五十周年紀念活動,授予“獻身國防科技事業(yè)”勛章。
主要事跡
發(fā)明中國第一顆原子彈原料鈾的提煉方法
1958年,王明健接到二機部的秘密會議通知,時國防部部長宋任窮傳達了毛主席的指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提前爆炸,不依靠蘇聯(lián)。而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能提前爆炸,當務之急便是解決原料問題。
當時我國整個核工業(yè)體系還處在初建階段,沒有正規(guī)的鈾礦和處理鈾礦石的工廠,然而制造第一顆原子彈又急需兩噸二氧化鈾作原料,于是二機部決定在廣東翁源下莊(當時檢測出有鈾礦)建立309大隊11分隊水冶廠,任王明健為技術負責人,并要求半年內(nèi)建廠并拿出制取二氧化鈾的原料重鈾酸銨(黃餅)。然而當時的地質(zhì)學家李四光也說:“一般的天然鈾礦石,能作為原子彈原料的成分只含千分之幾!币虼,要從礦石里把這千分之幾的鈾提出來,再濃縮成為原子彈的原料,便成了王明健當時的任務。
王明健絞盡腦汁苦思冥想,夜以繼日研究試驗。辛勤的工作很快有了成效,依據(jù)當?shù)氐臈l件,王明健自制了一套煉鈾的工藝流程,“第一要弄出富礦,第二把富礦破碎,再用硫酸去浸泡它,讓產(chǎn)品出來,最后用氨水中和就能得到比較純的產(chǎn)品!卑凑胀趺鹘〉脑O計,1958年8月下莊水冶廠正式投入工作,這是全國第一家自辦煉油廠,八一電影廠制作的《土法煉鈾的一面旗幟》解密了當年煉鈾的程序。說時易,做時難,煉鈾程序?qū)嵤┢饋磉會碰到許許多多的問題與失敗,“經(jīng)歷了兩次巨大的爆炸,我是死里逃生”,而王明健從未退縮,他明白自己肩上的任務是何其重大,他的工作的成敗與否直接關系到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是否能提前爆炸。他信念堅定,不斷在失敗中吸取教訓,取得進步。1960年6月發(fā)表的《上游》雜志中袁成隆副部長的一篇報告肯定了當時王明健的工作以及他的忘態(tài)度與精神:“三局王明健同志在一項重要實驗中遇到上百次的失敗,每當遇到挫折,他都再三閱讀《矛盾論》從中吸取力量……”。
在王明健的帶領下,工人們?nèi)找箠^戰(zhàn),終于在半年內(nèi)完成了宋任窮部長交辦的任務。而后,又經(jīng)過兩年半的苦戰(zhàn),下莊水冶廠生產(chǎn)了71.3噸的重鈾酸銨,占當時全國土法煉鈾的總量的67%,時二機部部長劉杰說:“有了這一批重鈾酸銨,為進一步的生產(chǎn)核燃料,為提前能夠準時地爆炸第一顆原子彈具有重要意義!
王明健這套從鈾礦石中提煉重鈾酸銨(黃餅)的方法是簡易煉鈾法,后來又被人們稱為土法煉鈾。事實證明,這也是當時最行之有效的辦法,王明健對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提前爆炸作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可稱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煉鈾之父。
潛心科研,淡薄名利
1964年10月16日,我過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下莊309大隊11分隊的隊員們也撤離了下莊各赴前程。而因為下莊要籌辦更大的鈾水冶廠,王明健選擇了留下,放棄了回北京的機會。從1964年一直到1995年,王明健一直在下莊默默為中國的核工業(yè)繼續(xù)奮斗,不求名不求利,一心只想為國家做貢獻!蔽疫@一生,能為中國人民最需要,最輝煌的事業(yè)做出貢獻,我覺得太有意義了!
1995年退休后,王明健居住在韶關市區(qū),潛心研究化學上兩道世界級難題,希望有生之年能再為人民作出貢獻。
所獲榮譽
2019年12月27日,中央文明辦發(fā)布12月“中國好人榜”,王明健被評為“敬業(yè)奉獻好人”。
人物逝世
2020年7月7日,王明健在廣東韶關核工業(yè)四一九醫(yī)院逝世,享年8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