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朱石慧(約1628—1707),南昌人,系明太祖第十七子朱權(quán)后裔,相傳為八大山人朱耷之弟。明末清初畫家。明亡后,皇室子孫多隱姓埋名,潛伏山林。朱石慧也隨家避于新建、奉新等地。后在奉新山中入牛石庵(一名柏馥寺)為僧。順治末年回南昌,又由僧轉(zhuǎn)而為道。據(jù)《凈明忠孝宗譜》載,他于康熙二年(1663)與朱道朗同時隱居南昌市郊青云譜,取道名朱道明,道號望云子。朱石慧三個字連綴起來草寫,形似“生不拜君”四字,表現(xiàn)了他不屈服于清王朝的態(tài)度。朱石慧這個名字,除了他簽署字畫作品外,極少公開出現(xiàn)。朱石慧擅長花鳥,尤喜畫人物山水,筆情畫意充分表現(xiàn)了他的磊落不平之氣。他的書法藝術(shù)和八大山人相近,然筆墨則較八大山人要粗獷潑辣。朱石慧的繪畫作品有《墨貓》、《雞鳴》等,書法有《草書唐詩》、《草書醉翁亭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