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虞仲文,字質(zhì)夫,遼武州寧遠縣迎春鄉(xiāng)(今宰相窊村一帶)人。幼年聰穎,日記千言,能寫詩作文,善繪畫。中進士后,歷任州縣官,被地方舉為賢良,因?qū)Σ邇?yōu)等,任起居郎并史館編修,后歷任太常少卿、中書舍人、樞密直學士、翰林學士、翰林侍講學士等職,專事擬撰詔告,為皇帝講解經(jīng)學等。其任州縣官時,廉潔奉公,頗有政聲。入朝后,參與遼討伐北方少數(shù)民族并立功。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二年(1122),金軍攻克遼中京(今遼寧省寧城西,)向南京(今北京市)進軍,耶律延禧率部分大臣出逃,宰相張琳、李處溫與秦晉國王耶律淳留守,耶律淳被諸人擁立稱帝,虞任參知政事。嗣后,耶律淳病死,李處溫等立天祚帝之子耶律定為帝,耶律淳之妻蕭氏主軍國事,虞同左企弓、張琳等為遼守護殘局。是年十二月,金軍攻破南京,虞、左等人降金,金委虞為樞密使、兼侍中,封秦國公。
金朝克平南京后,盡徙居民東遷。時金朝樞密使設于廣寧府(今河北昌黎縣),虞仲文等亦隨遷民東走。路經(jīng)平州(今河北盧龍縣),降金遼將張覺仍謀復遼,為奉迎天祚帝,借徙民之怨,遂于金天會二年(1124)五月,責虞等十大罪,誅于灤河之濱。
金天會七年(1129),贈兼中書令。正隆二年(1157),改贈特進,濮國公。
人物評價
虞仲文一生才學較為著稱,頗有政績。其降金之舉被后人責為晚節(jié)不終,但考之時勢并無多可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