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蕭鐘,男,1953年1月20日生,祖籍安徽肥西。
學習經歷
1962年,蕭鐘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屬小學,學習演奏鋼琴。
1965年秋,蕭鐘考入上海音樂學院附屬中學,學習演奏中國竹笛。
1973年初,蕭鐘作為上音附中民族樂器專業(yè)畢業(yè)生,分配到安徽省歌舞團。因工作需要,歌舞團派他回上海音樂學院進修雙簧管演奏。蕭鐘極其勤奮,學習進步很快,一年后就能參加樂隊演出。
1975年底,蕭鐘不幸患腦血管瘤,開刀后無法再吹奏管樂。為此,他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因人制宜,發(fā)奮自學指揮、配樂、錄音等方面的音樂知識和技能。他暗自留心觀摩歌舞團的樂隊指揮,細心體會音樂所渲染的情感和指揮技巧,努力訓練自己指揮樂隊的能力,很快就達到能一目十行地讀譜,能從樂隊中迅速辨別出奏錯的音符加以糾正,而且在辨錯校音方面青勝于蘭。他還用心琢磨音樂對電影戲劇的影響和作用,思索如何用不同的方案去改編劇情并配樂。這樣默默耕耘、日積月累,為他日后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編輯,逐步奠定下扎實的業(yè)務基礎。
工作經歷
1977年,蕭鐘調入安徽人民廣播電臺文藝部任音樂編輯。在這里,他邊工作邊學習,充分發(fā)揮出他的音樂藝術才華。
蕭鐘工作時極其投入,每次只要一進錄音棚,他就把自己完全融入音樂意境,激情洋溢的情緒,使他時常忘記就餐。多年來,由他制作、編輯、錄制的配樂廣播劇、音樂專題片和譯制片曾多次榮獲全國廣電系統(tǒng)的各類文藝節(jié)目獎項。1981年,由他錄制的配樂廣播劇《道路就在你的腳下》獲全國優(yōu)秀廣播劇獎。1982年,由他配樂的廣播劇《瓜子狀元》獲全國廣播劇評比優(yōu)秀節(jié)目獎。1984年,由他改編并配樂的廣播連續(xù)劇《畫魂——張玉良傳》獲首屆“白玉蘭”杯三等獎。
自1985年起,蕭鐘先后被聘為江蘇、河北及安徽音像出版社的特約編輯、藝術顧問,編輯出版了22盒音樂帶。
1986年,由蕭鐘擔任音樂編輯的安徽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專題文藝片《團圓》獲全國優(yōu)秀春節(jié)晚會節(jié)目獎。
1987年夏,蕭鐘畢業(yè)于北京電影函授學院電影文學專業(yè)。同年,由他錄制的4集立體聲音樂廣播劇《張曙》獲“白玉蘭”杯創(chuàng)作獎;由他配樂的電視連續(xù)劇《改革者》獲煤炭部“烏金獎”。在這一年,安徽省廣播電視廳新聞專業(yè)中級職務評委會為蕭鐘正式評定了編輯職稱。
1988年,蕭鐘編錄的《夕陽抒情曲》在中央廣播電臺“廣播新歌”征歌節(jié)目中獲編輯獎。
1989年,蕭鐘調入安徽省廣播電視廳新建的音像資料館,任編輯、副館長。在此,他很快掌握了編輯、錄音、合成制作音像片的全套技能。
從1991年起,蕭鐘擔任譯制導演、錄音,合成譯制了資料館藏的澳大利亞影片《碧空情緣》;日本影片《女稅務官》;美國影片《紅粉佳人》、《叛艦喋血記》、《上帝造就的女人》、《無盡的愛》、《賭徒》及22集動畫片《星際旅行》等,共30多部外國影片。
1992年12月,蕭鐘加入了中國共產黨。
1994年初,蕭鐘作為人才引進,調入上海市靜安區(qū)有線電視中心擔任常務副主任。
1996年,蕭鐘調入中唱上海分公司負責VCD生產線的籌建。
1997年7月,蕭鐘出任上海音像出版社副社長。為出版社擺脫困境,實現(xiàn)扭虧為盈,他作出了極大貢獻。在此期間,由他監(jiān)制出版了一系列優(yōu)秀的音像制品,包括:《中國養(yǎng)生》、《韋唯:奉獻》、《真的好想你》、《中國戲曲經典系列》、《打金枝》、《京劇大師》、《越劇名家》、《滬劇名派》、《納西古樂》、《中國民樂典藏》等。
2000年初,蕭鐘接到調令,調他出任總經理去籌建上航音像傳媒出版公司?墒牵麉s沒能來得及前去報到。他不幸罹病遇庸醫(yī)誤診,久咳難愈,在這年的春節(jié)晚宴上,他突然咳炸了肺緊急住院,才查明患的竟是肺癌被延誤成晚期,已經命懸一線。
2001年11月23日,蕭鐘懷著對家庭、對事業(yè)的無限戀眷,極其遺憾、悲傷地與世長辭,年僅四十八歲。
挽聯(lián)
蕭鐘的父親蕭挺一輩子出生入死、備嘗艱辛,喜怒從不輕易形諸于色,此刻晚年喪子,白發(fā)人竟送黑發(fā)人,不由得也老淚縱橫,難以自抑了。
他寫了一副挽聯(lián)痛悼英年早逝的兒子:
坦蕩襟懷為人處事真情性
才思敏捷事業(yè)有成不計名
兩年后,蕭鐘的母親楊夢苓痛定思痛,亦寫了一闋詞寄托夫婦二人的哀思:
《生查子·思兒》
楊夢苓
2003年4月5日
鐘兒離去近兩年矣!
兒去渺無音,怎望能歸省。
白發(fā)送青絲,天意何殘忍?!
思念曉寒凝,尋夢無塵影。
含淚寄哀弦,弦澀悲咽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