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賴汝雄(1897-)字壯威,江西省贛縣湖江鄉(xiāng)上站村人。畢業(yè)于黃埔軍校第二期、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五期輜重科、中央軍校訓練團參謀班第三期。曾任黃埔軍校第五期教導總隊排長,國民革命軍第一軍第三師排長,第二十師營長,第四師第十旅副團長、參謀主任、教導第二師營長。
人物生平
1924年10月在軍校學習時,參加了平定商團叛亂戰(zhàn)斗,立二等功。參加過東征、北伐和抗日戰(zhàn)爭,身經百戰(zhàn),多次立功。在第一次東征戰(zhàn)斗中,因功擢升連長;在第二次東征戰(zhàn)斗中,堅守陣地,打敗頑敵,何應欽稱其為 “鐵膽鋼頭”;在龍?zhí)稇?zhàn)役后,由營長升為團長。
1938年參加臺兒莊戰(zhàn)役,打敗日軍板垣、磯谷兩 “王牌”師團,據功升任193中將師長,1940年7月19日被授予少將軍銜。
1943年6月13日任七十八軍軍長。
1945年在豫西(西坪)與日軍作戰(zhàn)半年之久,反擊日軍200余次進攻,打敗了木村師團?箲(zhàn)勝利后,胡宗南與湯思伯部隊互相傾軋,胡以改編為名,吞并78軍,1947年任整編第七十六師副師長、國防部中將部附。
1948年9月22日晉升中將軍銜。賴汝雄便漸漸退出軍伍。1948年宣其為第九編練司令,婉辭。
1949.年江西省政府主席方天薦其為第六編練司令,婉辭。1949年春離大陸去臺,當局舉其任臺灣警備副總司令。20世紀60年代定居美國。
釋放記者
1943 年 1 月 17 日,大公報記者張高峰從葉縣寄出長篇通訊《饑餓的河南》,詳盡記述了水、旱、蝗等天災給河南百姓帶來的苦難,披露了當局不顧人民死活橫征暴斂的人禍加劇了災情,批評政府的不作為。
這時候,河南旅渝民主人士也聯(lián)名控告第一戰(zhàn)區(qū)副司令長官湯恩伯縱兵殃民,蔣介石立即電令湯恩伯“查明事實真相具報”。
湯恩伯氣急敗壞,遷怒于張高峰。1943 年 3 月初,張高峰在葉縣被國民黨豫西警備司令部以“共黨嫌疑”的罪名逮捕并遭刑訊。這在當時被稱為“張高峰事件”。
由于查無實據,湯恩伯只好將張高峰軟禁于駐守方城縣的 78 軍。78 軍軍長賴汝雄向湯恩伯匯報說,沒有發(fā)現(xiàn)張高峰有任何政治背景。
電話中,賴汝雄發(fā)現(xiàn)湯恩伯怒氣未消,便婉轉試探:“張高峰的文章,雖有措辭不當之處,但基本還是有事實的,老總看,這事怎么辦?”
湯正想找個理由下臺階,便告訴賴:“那就把張高峰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