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1919年,他在八面通街小學讀書。小學畢業(yè)后,因家境貧寒,無力繼續(xù)升學,與家人一起在百草溝種地過活。
人物履歷
1929年,伯萬在百草溝高麗屯,參加了反日會群眾組織。組織群眾秘密集會、撒傳單、貼標語動員大家起來抗日。同年夏,因張貼反日標語被八面通警察署關押了一個多月。獲釋后,他重新組織了20多名群眾,同當地一個以傳教為名,反對抗日的反動基督教牧師進行面對面的斗爭。不幸他又被反動當局監(jiān)禁月余。出獄后,他繼續(xù)領導群眾對敵進行斗爭。1931年,金伯萬加入了中國共產黨。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金伯萬遵照穆棱縣委的指示,離開家鄉(xiāng),先后來到八面通,向陽屯、楊木背等地進行抗日活動。
1932年底,根據綏寧中心縣委(機關在穆棱縣下城子)的指示,金伯萬被調到密山縣籌建密山抗日游擊隊。為了搞到槍支,1933年7月,金伯萬等4名同志打入偽滿軍26旅的內部,很快和那里的士兵混熟,機智地帶出了4支步槍。不久,在哈達河通往縣城的公路上,又擊斃了哈達河大排隊隊長于仁江等6人,繳獲手槍1支,步槍5支,子彈數百發(fā)。
1933年9月,金伯萬等同志被派到勃利縣大四站活動:一天中午,當他們路過一所偽軍營房時,發(fā)現偽軍正在屋內賭博。金伯萬勇敢地闖進屋里,順手抓起門旁的槍支,厲聲喊到:“不許動!今天我來,只要你們的槍,不要你們的命,誰敢亂動我就打死誰!”這時屋外的幾名同志也應聲趕來,繳獲步槍11支。
1934年3月20日,哈達河(中共密山縣委所在地)成立了。赤色游擊隊”,金伯萬任副隊長。赤色游擊隊成立后,在密山楊木林子與偽軍進行了戰(zhàn)斗,斃傷偽軍官兵10余人。在這次戰(zhàn)斗之后,混入游擊隊內部的壞分子張寶山,裹脅10余名隊員叛離了革命隊伍。金伯萬在密山縣委領導下,聯合部分抗日山林隊,收繳了叛徒武器,整頓隊伍。同年10月,金伯萬率領密山抗日游擊隊。會同李延祿同志領導的東北人民革命軍第四軍攻打了密山縣城。游擊隊突破了縣城北天門,繳獲了步槍數十支。在攻打密山縣城的戰(zhàn)斗之后,密山反日游擊隊改編為東北革命軍第四軍第二團,金伯萬任二團一連連長。不久被調到第三團,任團政委。
1935年9月,金伯萬在執(zhí)行任務時,被叛徒殺害于勃利縣通天溝。時年2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