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上任見百姓生活困苦,饑病交迫,積怨甚多。文明體察民情,情系黎民,一撫恩信,治水修堤,發(fā)展生產(chǎn),鼓勵 養(yǎng)殖,使士民商賈漸得蘇息,人皆稱頌。時營兵屢有掠奪婦女之事,民泣聲載道,怒不 敢言,斗光得悉后,力為吁請放還,人人感激涕零,稱為好官。因政績卓著,擢升江西贛州同知,為府之佐官。后以年老還鄉(xiāng),壽八十九歲,卒于家。著撰《節(jié)婦張心一妻碑記》。
韓文明字斗光,生卒年月無考,男,明懷安衛(wèi)人。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已卯科 鄉(xiāng)試副榜,為副貢。清順治二年(1645年)任浙江浦江縣知縣。
上任見百姓生活困苦,饑病交迫,積怨甚多。文明體察民情,情系黎民,一撫恩信,治水修堤,發(fā)展生產(chǎn),鼓勵 養(yǎng)殖,使士民商賈漸得蘇息,人皆稱頌。時營兵屢有掠奪婦女之事,民泣聲載道,怒不 敢言,斗光得悉后,力為吁請放還,人人感激涕零,稱為好官。因政績卓著,擢升江西贛州同知,為府之佐官。后以年老還鄉(xiāng),壽八十九歲,卒于家。著撰《節(jié)婦張心一妻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