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隨方簡介
秦隨方,男,1954年9月出生,1973年至今在安陽縣馬家鄉(xiāng)垴后村從事教育工作。他右腿殘疾,妻子弱智,卻用畢生的執(zhí)著與奉獻一人在教學點進行了三十九年復式教學;他房無一間,地無一垅,卻用兩袖清風在三尺講臺上培養(yǎng)了三十幾名研究生、本科生、?粕;他身單體弱,行動不便,卻用一已綿薄之力,促進了山鄉(xiāng)村野的巨變,用心血點燃了山村孩子光明的人生!三十九年來,他培養(yǎng)的學生相繼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崗位,而秦老師依然堅守著自己心中的教育夢想,依然擔負著一、二年級復式教學班的教學工作。他飽嘗辛酸苦辣,卻從未讓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出現(xiàn)一個失學兒童;他辛勤耕耘,垴后教學點的教學質(zhì)量每年都位居全鄉(xiāng)前列。2012年,秦隨方老師入選感動中原十大教育人物和教育系統(tǒng)十大身邊榜樣人物。
秦隨方事跡
在安陽縣西部,有一所山村學校。這里常年只有20多名學生和一位殘障老師。39年來,在這位教師的努力下,全村沒有一個兒童失學,出了20多名研究生;村里有600人,一半是他的學生。這位老師名叫秦隨方。2012年,記者走進安陽縣馬家鄉(xiāng)垴后村小學,感知一個山村教師用堅韌的守望創(chuàng)造的教育奇跡。
垴后村小學在一個小山坡上,坡度傾斜約三四十度,坡長約100米。站在坡下,舉目望去,有一條繩子從學校門口的一棵大槐樹下一直延伸到坡底。這條繩子是做什么用的?聽到記者的疑問,馬家鄉(xiāng)中心校副校長袁擁軍介紹,繩子是孩子們特意為秦隨方老師系的。原來,秦隨方右腿殘障,幾乎沒有運動能力。一年冬天,連續(xù)下了幾天大雪,坡地被淘氣的孩子們當滑梯玩,溜成了“冰坡”。步履蹣跚的秦隨方在陡坡上一次次摔倒,坡地上滿布著凌亂的爬痕。目睹此情此景,站在坡上的孩子們哭了。他們抹著淚,把秦老師連拉帶推送進教室。自此以后,孩子們特意在坡頂大槐樹上系了條繩子,每逢陰雨下雪天,他們總會提早來到校門口等候秦老師。秦老師拉著繩子,孩子們齊心協(xié)力,把他拽上來攙扶進學校。后來,為了不耽誤孩子上課,每逢下雨下雪,秦隨方就干脆一個人吃住在校。
秦隨方自幼患有小兒麻痹癥,右腿殘疾。1970年,他在給生產(chǎn)隊放驢時不慎又把右腿摔傷,成了重度殘疾。進城住院期間,城鄉(xiāng)之間鮮明的對比讓他感到震驚,他明白,山里的孩子終日與牛羊為伍,是無論如何也走不出大山的。于是,秦隨方有了一個夢想:用知識改變山里孩子的命運!1973年,具有初中文化水平的秦隨方成了村民辦教師。
1983年,秦隨方居住的兩間小土房由于年久失修而搖搖欲墜,當時孤身一人的他索性搬到學校住。學生的桌凳壞了,他是修理工;窗戶玻璃碎了,他及時更換;教室的墻皮脫落了,他找人修補。那時,一個山區(qū)民辦教師的月工資只有二三十元。幾年下來,他的大部分工資都用在加固、維修校舍上。
由于一心撲在教學工作上,再加上自身的殘疾,秦隨方的終身大事一拖再拖,直到35歲才成家。隨著女兒的降生,壓在秦隨方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長時間的勞累使他逐漸變得消瘦、虛弱。打工回來的大哥看到他的情況,強逼著他搬到自己家中,由大嫂幫忙照顧他們?nèi)胰说纳睢?/p>
秦隨方的學生任金成、侄子秦用金經(jīng)過拼搏,在建筑市場闖出了一片天地,資產(chǎn)上百萬元。他們多次找到秦隨方,勸他去工地上記賬。然而,秦隨方說:“我走了,就算是最近的學校,孩子們也要走上五六里山路呀!村里的孩子怎么辦?”就這樣,秦隨方一直在村里當民辦教師,1999年才通過考試轉(zhuǎn)正。
“當年我家里非常貧困,是秦老師一次又一次地把我拉回學校。秦老師幫我出學費,送我筆和本,我才能考進大學,現(xiàn)在成為一名語文教師!瘪R家鄉(xiāng)交口小學教師秦獻軍說,“沒有秦老師,就沒有我的今天,我要像秦老師一樣,為山區(qū)教育舊貌換新顏奉獻自己的力量!鼻孬I軍的兒子也是秦隨方的學生,面對記者,孩子稚嫩地說:“秦老師比我爸爸好,秦老師做飯可好吃了。”
“600人的村子,一半的人都當過秦老師的學生。”村民王金洲說,村里45歲以下的人,幾乎都是秦老師的學生。這么多年來,秦隨方把一腔熱血都傾注在這所山村學校,他不僅教出了30名大學生,王安軍等20多人還考上了研究生呢。“我們對秦老師的感激,真的無法用言語來形容!
如今的垴后村,成為整個馬家鄉(xiāng)出大學生最多的村子,垴后村小學也是零輟學率的全鄉(xiāng)模范教學點!敖逃虒W質(zhì)量優(yōu)秀獎”“目標考核一等獎”“目標考核二等獎”……滿墻的獎狀,是秦隨方用一身的病痛換來的:長期吸入粉筆飛塵讓他患上了嚴重的鼻炎;長時間站立,依靠一條腿支撐身體重量,使他左腿關節(jié)骨膜幾近磨透,天氣稍有變化,疼痛難忍;幾次右腿要動手術,都因為怕耽誤孩子們上課而擱淺,至今沒能實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