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經(jīng)歷
Korotkevich出生于白俄羅斯東南部的戈梅利,他的父母是俄羅斯戈梅利州州立大學數(shù)學系老師。六歲的 Gennady 開始對他他父母的工作產生的興趣。之后,他的父親 Vladimir Korotkevich 為他定制了一款學習編程的游戲,將他代入了計算機科學世界的大門。不久之后,他在白俄羅斯的一項編程大賽中得到了第 2 名。
人物經(jīng)歷
在 Gennady 還是一個 11 歲的孩子時,他憑借自己的實力進入了白俄羅斯國家隊,拿下了參加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IOI 2006)的資格,同時他也創(chuàng)下了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選手最小年齡的記錄。
?2007 到 2012 年的 6 年中,他連續(xù)進入白俄羅斯國家隊,參加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并六度獲得 IOI 金牌。
2012 年,接近成年年紀的 Gennady 進入了圣彼得堡國立信息技術機械與光學大學(以下簡稱:圣光機大學)就讀。
?2013年夏天,他幫助ITMO擊敗上海交通大學和東京大學,贏得在圣彼得堡舉行的第37屆國際大學生編程競賽世界總決賽。他還在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贏得了Google?Code?Jam。
在2014年的一次采訪中,Korotkevich表示他不確定畢業(yè)后的職業(yè)規(guī)劃!敖酉聛戆l(fā)生的事情還有待確定,”他說!拔覜]有任何具體的或長期的計劃。我只在大學完成大二學年。對我來說,先接受教育然后決定工作是很重要的。也許我會進入科學領域。但是,我還沒有決定!
在2017年的采訪中,Korotkevich說:“我已經(jīng)多次獲得Google和Yandex的工作機會,但沒有接受他們......我正在ITMO獲得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之后我認為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
人物評價
當 Gennady 開始思考難題的時候,他的腳開始以每秒鐘數(shù)次的頻率抖腿。他拿起鉛筆不停地在手背轉動,然后拿過水杯,不停地揉捏下巴。比賽開始 10 分鐘后,他終于開始打字。他依然在抖腿,手上卻像一個速記員一樣以不可思議的速度上下翻飛。每 7 秒鐘,他會眨一次眼。
Gennady 看起來對對比賽的緊張完全免疫,他更加專注于自己的身體機能。45 分鐘后,他——我沒有其他的方式描述了——開始挖鼻孔,然后看看手里的“工藝品”,繼續(xù)挖鼻孔,挖出更多東西。之后,他向其他參賽者樹著攜帶大批“工藝品”的中指去了洗手間。這位老兄太優(yōu)秀了還能抽出時間去撒個尿。
只剩 30 分鐘的時候,一個日本程序員察覺到他翻了一個錯誤,然后痛苦地把頭低在桌子上,喉嚨里發(fā)出焦慮的聲音。然后,只剩5分鐘了,Gennady 成功登上了積分榜榜首,他第一個解出了全部 5 個問題。
最終結果揭曉,Gennady 解錯了第2題,但因為在其他題目上的速度和準確性,他依然贏得了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