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烈士
(1885-1937),福建省龍巖縣(今龍巖市新羅區(qū))西陂鄉(xiāng)黃竹坑村人。1930年參加革命斗爭,曾任黃竹坑鄉(xiāng)農民協(xié)會干部。參加了創(chuàng)建閩西革命根據(jù)地的斗爭、蘇區(qū)的反“會剿”斗爭、土地革命斗爭和中央蘇區(qū)的反“圍剿”游擊戰(zhàn)爭。1934年10月中央紅軍主力長征后,隨黨組織和紅軍游擊隊堅持革命斗爭,時任龍巖縣紅軍游擊隊接頭戶,參加了閩西革命根據(jù)地的三年游擊戰(zhàn)爭。1937年在反“清剿”斗爭中被敵抓捕殺害,壯烈犧牲。
四川教授
四川美術學院 教授 圖書館館長
男,祖籍江蘇盱眙,生于南京。1963年父親從軍隊轉業(yè)移家安徽滁縣(今滁州市),1978年考入山東大學歷史系本科就讀,1982年畢業(yè),獲歷史學學士學位。同年考取為本專業(yè)美術考古方向研究生,導師劉敦愿教授。1985年畢業(yè),獲歷史學碩士學位。留校任教。1986年9月由歷史系考古專業(yè)調入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執(zhí)教中國古代文學。1988年晉升講師。1991年至1992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進修,導師陳貽焮教授。1992年至2002年在山東大學中文系主講唐代文學。1997年晉升副教授,指導唐宋文學碩士研究生。2002年8月調動到四川美術學院美術學系任教。2002年10月晉升教授。2005年至2008年擔任美術學系副主任,其間領銜申報獲準美術學系為重慶市市級特色專業(yè);本系“中國美術史”課程為重慶市市級精品課程。2008年4月主持承辦了“第二屆全國高等藝術院校美術史學教育年會”。同時兼任學校學術委員會委員、學校教學委員會委員。2008年至今擔任學校圖書館館長。社會兼職為重慶市古籍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