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小故事
清代有個叫董幫達的文人,既是詩人,又是畫家。他剛剛到北京的時候,人生地不熟,帶來的錢很快就用光了,只好賣字畫糊口,生活非常窘迫。
這天,董幫達字畫攤對面有家店鋪開張,想請人寫副對聯(lián)。店主人找到董,說出意思。董幫達仔細詢問了一下情況,略一沉思,拿起筆寫道:
“相逢盡是彈冠客,
此去應無搔首人!
這副聯(lián)的上聯(lián)是說,大家進到這個店鋪來,都要拿下自己的帽子彈一彈。而這個“彈冠客”還含有“彈冠相慶”之意,意味著你能做大官,是非常吉利的一種說法。下聯(lián)是說,只要你到我的店里來,出門保證你舒舒服服,不會再去抓頭皮了。
這副對聯(lián)既符合店鋪的生意,而且字又寫得瀟灑。所以掛出去后,生意不斷,日漸興隆。那當官的都愿意來,就是尋常百姓也想來湊湊熱鬧,圖個吉利。
有天,來了位王爺。他進門看見這副對聯(lián),大加贊賞,于是就詢問作者的姓名,便把董幫達帶進宮去了。那王爺還提拔董做了官。董幫達的身份倍增,他的字畫價格也跟著漲,但是就是這樣,人們還爭相購買他的字畫。
一副對聯(lián)幫助董幫達發(fā)達了,可是你知道董當初的對聯(lián)寫得是什么店鋪嗎?
(答案:理發(fā)店。)
作品
《畫禪室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