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經歷
1998-2002,亞洲理工學院,博士
1996-1998,亞洲理工學院,碩士
1992-1996,首都經貿大學,本科
工作經歷
(含國外工作、企業(yè)工作經歷)
2003-至今,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副教授
社會兼職
電子工業(yè)出版社世紀波公司培訓英語現場翻譯
東城人才人力資源培訓現場英語翻譯
發(fā)表論文
[1].2006年6月發(fā)表: 文章題目為“Application of Genetic Algorithm Approach in the Analysi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雜志名為“Socio-Economic Planning Sciences, U.S.”
[2]. 2007年7月發(fā)表:文章題目為《承德市發(fā)展國際旅游業(yè)的戰(zhàn)略分析》,雜志名為《現代經濟》,P252-253.
[3]. 2007年9月發(fā)表:文章題目為《太原鋼鐵集團國際化戰(zhàn)略研究》,雜志名為《集團經濟研究》,p32-34.
[4]2007年11月發(fā)表:文章題目為《技術進步對就業(yè)率的影響分析》,雜志名為《改革與戰(zhàn)略》,P17-20.
[5]. 2007年11月發(fā)表:文章題目為《曹妃甸建設現代化服務業(yè)基地戰(zhàn)略研究》,雜志名為《商場現代化》,P257-259.
[6].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ese Industries: A Genetic Algorithm Approach,ICMLC2007. EI檢索。
[7]. Analysis of influence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employment,ICMLC2007. EI檢索。
[8]. 《論建立專利預警機制的必要性和預警模型的構建》,戚淳.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年第1期,p16-20.
[9]. 《論北京市政府建立專利預警體制的必要性》,戚淳.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年第三期(增),p216-219.
[10]. 《人民幣升值危機對茅臺酒業(yè)出口的影響分析》,戚淳.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8年第十二期(增),p61-63.
[11]. 《Analysis of Sensitive Determinants of FDIu2013 Based on Comparison Study for Last Two Decades》,戚淳. 《北京理工大學學報(英文版)》2010. EI檢索.
[12]. 《New Determinants of FDI in 21st Century--A Combined Analysis of GA Approach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ICMSIE2010. EI檢索
[13]. 《Efficiency Analysis of Bilingu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ETT010. EI檢索.
[14]. 《跨國公司在華研發(fā)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實證研究》, 戚淳. 2011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會議. 2011.
主要著作
1.董瑾,戚淳,張曉甦等,國際貿易實務,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 田東文,戚淳等,國際商法,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12.
獲獎記錄
1.2012年獲順江獎教基金,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頒發(fā)
2. 2013年獲順江獎教基金,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頒發(fā)
3. 2015年獲順江獎教基金,北京理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院頒發(fā)
科研項目
[1].2007-2009參加了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公司國際合作部的課題“中國兵器工業(yè)集團公司吸收外資問題研究”。
[2]. 2009-2010主持了北京理工大學校基礎研究基金“技術性貿易壁壘風險預測預警方法研究”。
[3] 2009-2012參加了教育部社會科學基金的課題“有限度的貿易保護主義及對策研究”
[4] 2011-2013參加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有限度的貿易保護主義及其對我國產品出口的影響與對策研究”
[5] 2012年擔任東城區(qū)人才服務中心“Management Essentials Lecture - Discussion”等多個培訓項目翻譯。
[6] 2013年擔任電子工業(yè)出版社世紀波公司培訓“克服團隊協作的五種障礙”培訓翻譯。
[7] 2014年參與主持了朝陽副食品公司戰(zhàn)略制定項目的課題。
社會活動
[1].2006:參加了國際會議:“Asia - Europe Conference on Cul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文章題目為“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ese industries”,和“Analysis of influences of technological progress on employment”。
[2]. 2007年參加國際會議:“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7”,香港。文章題目為“Analyses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Technology Progress and Employment Ratio”
[3]. 2007參加國內會議:“2007國防科技管理學術會議”,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文章題目為,《北京建立專利預警體制的必要性》。
[4]. 2010參加國際會議《風險與可靠性管理2010》,北京,文章題目為《Analysis of Sensitive Determinants of FDIu2013 Based on Comparison Study for Last Two Decades》
[5]. 2010參加國際會議ETT2010,武漢,文章題目為《Efficiency Analysis of Bilingual Education---A Cas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6].2010參加國際會議ICMSIE2010,鄭州,文章題目為《New Determinants of FDI in 21st Century--A Combined Analysis of GA Approach and Discriminant Analysis》。
[7]. 2011國際貿易學科協作組會議. 長沙,《跨國公司在華研發(fā)投資的技術溢出效應實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