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帝城托孤是指223年春,劉備病危于白帝城,命諸葛亮、李嚴(yán)輔佐其子劉禪的歷史事件。
劉備為復(fù)仇盡起全國之兵去討伐吳國,卻被陸遜擊敗,兵敗退到白帝城。 223年春劉備病危,召諸葛亮等人來白帝城安排后事。四月,劉備病逝,劉禪繼位,改年號為建興。
史書記載
《三國志》中的白帝城托孤: 劉備病危之時,召丞相 諸葛亮、 尚書令 李嚴(yán)托孤,命二人輔佐其子劉禪,其間劉備與諸葛亮曾經(jīng)有一段對話,據(jù)《三國志·蜀書·諸葛亮傳》記載是這樣的:
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篤,召亮于成都,屬以后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傲撂槠唬骸背几医吖呻胖,效忠貞之節(jié),繼之以死!“先主又為 詔敕后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事件經(jīng)過
伐吳兵敗
初, 先主忿 孫權(quán)之襲 關(guān)羽,將東征,秋七月,遂帥諸軍伐吳。孫權(quán)遣書請和,先主盛怒不許,吳將 陸議、 李異、 劉阿等屯巫、 秭歸;將軍 吳班、 馮習(xí)自巫攻破異等,軍次秭歸,武陵五溪蠻夷遣使請兵。
章武二年春正月,先主軍還秭歸,將軍吳班、 陳式水軍屯夷陵,夾江東西岸。
二月,先主自秭歸率諸將進(jìn)軍,緣山截嶺,於夷道 猇亭駐營,自佷山通武陵,遣 侍中 馬良安慰五溪蠻夷,咸相率響應(yīng)。 鎮(zhèn)北將軍 黃權(quán)督江北諸軍,與吳軍相拒於 夷陵道。夏六月,黃氣見自秭歸十馀里中,廣數(shù)十丈。
后十馀日,陸議大破先主軍於猇亭,將軍馮習(xí)、 張南等皆沒。先主自猇亭還秭歸,收合離散兵,遂棄船舫,由步道還魚復(fù),改魚復(fù)縣曰永安。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
秋八月,收兵還巫。
托孤過程
章武三年春二月,丞相亮自成都到永安。先主病篤,讬孤於丞相亮,尚書令 李嚴(yán)為副。
夏四月癸巳,先主殂于永安宮,時年六十三。
《三國志·蜀書·先主傳》中的 裴松之注中有 諸葛亮集,諸葛亮集載先主遺詔敕后主曰:“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轉(zhuǎn)雜他病,殆不自濟(jì)。人五十不稱夭,年已六十有馀,何所復(fù)恨,不復(fù)自傷,但以卿兄弟為念。射君到,說丞相嘆卿智量,甚大增脩,過於所望,審能如此,吾復(fù)何憂!勉之,勉之!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勺x 漢書、 禮記,間暇歷觀 諸子及 六韜、 商君書,益人意智。聞丞相為寫申、韓、管子、六韜一通已畢,未送,道亡,可自更求聞達(dá)!迸R終時,呼魯王與語:“吾亡之后,汝兄弟父事丞相,令卿與丞相共事而已。”
諸葛亮主持后事
亮上言於后主曰:“伏惟大行皇帝邁仁樹德,覆燾無疆,昊天不吊,寢疾彌留,今月二十四日奄忽升遐, 臣妾號啕,若喪考妣。乃顧 遺詔,事惟大宗,動容損益;百寮發(fā)哀,滿三日除服,到葬期復(fù)如禮;其郡國太守、相、都尉、縣令長,三日便除服。臣亮親受敕戒,震畏神靈,不敢有違。臣請宣下奉行!
五月,梓宮自 永安還成都,謚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
歷史背景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劉備在 漢中之戰(zhàn)中斬殺 曹操名將 夏侯淵,擊敗曹操、占據(jù)戰(zhàn)略要地漢中。在這樣節(jié)節(jié)勝利的情況下,劉備部將 關(guān)羽孤軍北伐曹魏,雖然 水淹七軍、擒 于禁、斬 龐德、威震華夏、圍曹仁于襄陽,達(dá)到軍事上的最高峰,但是荊州后方空虛,東吳違背 湘水劃界,在背后對盟友倒戈一擊, 呂蒙以 白衣渡江乘機(jī)奪取荊州(主要是 江陵和公安),最后關(guān)羽被 吳軍擒獲,遭到殺害,“失荊州”使得劉備元?dú)獯髠,蜀漢政權(quán)也開始走下坡路。劉備聞后盡起全國大兵去討伐吳國,為關(guān)羽報仇,被陸遜擊敗,劉備兵敗退到白帝城。
劉備在白帝城一病不起,召諸葛亮等人托孤,劉備對諸葛亮說:“如果你看 阿斗是個當(dāng)皇帝的料子,你就輔佐他,如果他不是個當(dāng)皇帝的料子,你就自行取度吧!敝T葛亮哭著說:“我一定盡我所能去中興大漢,為了大漢竭智盡忠,直到死那一刻!
托孤大事
戰(zhàn)略要地 荊州的丟失,關(guān)、張敗亡以及 夷陵之戰(zhàn)的大敗,這一系列的事件使得新生的 季漢政權(quán)面臨內(nèi)外交迫。而在這個時候劉備又一病不起,這個依托劉備個人魅力建立起來的國家已經(jīng)搖搖欲墜。同時劉備雖然知道諸葛亮等人對于自己十分忠心,但對自己的兒子忠不忠心就不能保證了,因?yàn)橹乐T葛亮的責(zé)任心十分強(qiáng),所以這時只要把兒子交給諸葛亮,諸葛亮就會盡責(zé)地把他扶起來。
章武二年冬十二月,漢嘉太守 黃元聞先主疾不豫,舉兵拒守。
章武三年春三月,黃元進(jìn)兵攻臨邛縣。
建興元年夏(章武是劉備的年號, 章武年為公元221年、222年、223年,這年四月,劉備病逝,劉禪繼位,改年號為建興,建興元年夏和章武三年夏是同一年的夏天。),牂牁太守朱褒擁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流太守張裔於吳,據(jù)郡不賓,越雋夷王高定亦背叛。
此時季漢接近一半的國土已經(jīng)反叛。
諸葛亮南征平叛
建興三年春,亮率眾南征,詔賜亮金鈇鉞一具,曲蓋一,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賁六十人。 其秋悉平。軍資所出,國以富饒,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
漢晉春秋曰:亮至南中,所在戰(zhàn)捷。聞 孟獲者,為夷、漢所服,募生致之。既得,使觀於營陳之間,問曰:“此軍何如?”獲對曰:“向者不知虛實(shí),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陳,若祇如此,即定易勝耳。”亮笑,縱使更戰(zhàn), 七縱七禽,而亮猶遣獲。獲止不去,曰:“公,天威也,南人不復(fù)反矣。”遂至滇池。南中平,皆即其渠率而用之;蛞灾G亮,亮曰:“若留外人,則當(dāng)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傷破,父兄死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yùn)糧,而綱紀(jì)粗定,夷、漢粗安故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