隴西臘肉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傳統(tǒng)名肴,屬于甘肅菜。此菜歷史悠久,據(jù)記載,隴西臘肉腌制約始于清朝乾隆年間。制作隴西臘肉宰殺的生豬主要來自漳縣、岷縣一帶,尤其以岷縣蕨麻豬為最佳。瘦肉燦艷似紅霞,瘦而不柴;肥肉晶瑩若瑪瑙,肥而不膩,微帶透明,加上鹽、花椒、小茴香、姜皮、桂皮、大香等10多種佐料腌泡和太陽暴曬而成的肉,色美味鮮、風(fēng)味獨(dú)特。隴西臘肉一定要在熱的時候吃,這樣口感最好。吃法很多,最經(jīng)典的是夾饃吃。隴西也被國家有關(guān)部門命名為“中國臘肉之鄉(xiāng)”。
簡要介紹
在古郡隴西,小吃名吃很多。其中有一種傳統(tǒng)的風(fēng)味食品隴西臘肉更是獨(dú)占鰲頭,是甘肅的名優(yōu)小吃之
一,因此隴西也被國家有關(guān)部門命名為“中國臘肉之鄉(xiāng)”。
隴西臘肉歷史悠久。據(jù)記載,隴西臘肉腌制約始于清朝乾隆年間。制作隴西臘肉宰殺的生豬主要來自漳縣、岷縣一帶,尤其以岷縣蕨麻豬為最佳。因岷縣野生藥材甚多,農(nóng)戶飼養(yǎng)的生豬春季放牧,秋季圈養(yǎng),臘肉腌制戶冬季收購宰殺時,豬肉的肥瘦肉相間(俗稱五花肉),且?guī)в兴幮,滋味純美。瘦肉燦艷似紅霞,瘦而不柴;肥肉晶瑩若瑪瑙,肥而不膩,微帶透明,加上鹽、花椒、小茴香、姜皮、桂皮、大香等10多種佐料腌泡和太陽暴曬而成的肉,色美味鮮、風(fēng)味獨(dú)特。
制作方法
一般家庭的腌制的時候是把肉涼去水分之后,放上各種調(diào)料,掛在屋檐下,冬天的太陽曬曬,更重要的是寒冷的氣候凍一下。等差不多了收到屋子里,掛著慢慢吃,大約能吃到第二年農(nóng)歷5月左右。而專門做臘肉的大戶就不是這么做了。他們都有很大的窖,大約要7-8米深,把生肉在窖里整整齊齊的擺一層,然后把調(diào)料撒一層,當(dāng)然撒調(diào)料是有講究的,而不是隨便撒在肉上。如此反復(fù),直到把窖裝滿。
要賣臘肉的時候,煮肉是個非常主要的工藝。首先,這臘肉不是煮的,而是蒸。要用一種特殊的鍋--帶鍋(在隴西外很少看見過),放上蒸籠,整塊肉放在上面蒸。等肉熟了,就擺在木案上出售。這時的臘肉看起來非常好看。用刀割一片,看起來是透明的。
隴西臘肉一定要在熱的時候吃,這樣口感最好。吃法很多,最經(jīng)典的是夾饃吃。用隴西產(chǎn)的那種高高的饅頭,然后把熱騰騰的肉片夾上,吃起來絕對好。似乎是傳統(tǒng),每個賣肉的老板都會在客人來的時候親自用刀割一片給客人品嘗。大概一是熱情,二是展示老板的刀法。這個刀法是很重要的。
隴西臘肉歷史悠久。據(jù)《隴西縣志》記載,隴西臘肉腌制約始于清朝乾隆年間。制作隴西臘肉宰殺的生豬主要來自漳縣、岷縣一帶,尤其以岷縣蕨麻豬為最佳。因岷縣野生藥材甚多,農(nóng)戶飼養(yǎng)的生豬春季放牧,秋季圈養(yǎng),臘肉腌制戶冬季收購宰殺時,豬肉的肥瘦肉相間(俗稱五花肉),且?guī)в兴幮,滋味純美。瘦肉燦艷似紅霞,瘦而不柴;肥肉晶瑩若瑪瑙,肥而不膩,微帶透明,加上鹽、花椒、小茴香、姜皮、桂皮、大香等10多種佐料腌泡和太陽暴曬而成的肉,色美味鮮、風(fēng)味獨(dú)特。
簡單做法,1種復(fù)雜做法. 簡單版: 1.最好是買二刀肉和坐墩肉,用刀把肉上面的臟東西刮干凈(千萬不要用水洗哈). 2.將鹽和花椒一起炒熱,鹽被炒成黃顏色的樣子起鍋. 3.將炒好的鹽均勻的抹在肉上(鹽大約是半斤,可以按自己的口味自己掌握),我們這里(我是成都的哈)大概是把抹好了鹽的肉放才盆里腌7天,每天都要翻動一次. 4.7天之后,把肉拿出來晾起,一定要晾在特別通風(fēng)的地方哈!!!! 5.晾了一周后,把肉取下來,將醪糟汁直接抹在肉上,再晾1-2周的時間.(在此期間也可以多抹兩次醪糟哈~) 6.最重要的一點(diǎn)哈:一定要用風(fēng)吹哈!!!!~這個是風(fēng)吹臘肉的重點(diǎn)哈!!!! 7.要吃的時候,把臘肉取下,要將醪糟洗凈,如果肉的味道比較咸就煮著吃,如果味道合適,就蒸著吃.(蒸的時間大概是20-40分鐘,根據(jù)火力大小自己控制) 1、備料:取皮薄肥瘦適度的鮮肉或凍肉刮去表皮肉垢污,切成0.8一l公斤、厚4—5厘米的標(biāo)準(zhǔn)帶肋骨的肉條。如制作無骨臘肉,還要切除骨頭。加工有骨臘肉用食鹽7公斤、精硝0.2公斤、花椒0.4公斤。加工無骨臘肉用食鹽2.5公斤、精硝0.2公斤、白糖5公斤、白酒及醬油備3.7公斤、蒸餾水3—4公斤。輔料配制前,將食鹽和硝壓碎,花椒、茴香、桂皮等香料曬干碾細(xì)。 2、腌漬有三種方法:(l)干脆。切好的肉條與干腌料擦抹擦透,按肉面向—下順序放入缸內(nèi),最上一層皮面向上。剩余干腌料敷在上層肉條上,腌漬3天翻缸;(2)濕腌。將腌漬無骨臘肉放入配制腌漬液中腌15一18小時,中間翻缸2次;(3)混合臆。將肉條用干脆料擦好放入缸內(nèi),倒入經(jīng)滅過菌的陳腌漬液淹沒肉條,混合腌漬中食鹽用量不超過6%。 3、熏制有骨腌肉,熏前必須漂洗和晾干。通常每百公斤肉胚需用木炭8—9公斤、木屑12一14公斤。將晾好的肉胚掛在熏房內(nèi),引燃木屑,關(guān)閉熏房門,使熏煙均勻散布,熏房內(nèi)初溫70℃,3—4小時后逐步降低到50—56℃,保持28小時左右為成品。剛剛成的臘肉,須經(jīng)過3—4個月的保藏使成熟。 臘肉的制作方法(復(fù)雜版) 一、制作溫度: 制作臘肉和香腸應(yīng)選在10攝氏度左右的季節(jié)。 二、選料: 1、豬臀部的肉,帶皮,肥瘦相連(半肥半瘦)。 2、配料:(按照10KG豬肉考慮)鹽300g,花椒200g,八角150g,茴香150g,丁香30g,山奈75g,香葉30g,上述配料炒香碾磨成粉狀。姜200克拍破,甜面醬100g,料酒500ML。配料混合均勻。 3、熏料:鋸末,新鮮柏丫,松枝若干 三、做法: 1、豬肉切成3~4CM厚的塊狀,洗凈,配料均勻抹遍豬肉外表,將豬肉放入密閉容器腌制5天,每天翻動一次(使入味更均勻)。 2、將肉上串穿一個洞,掛起來風(fēng)干3~5天。 3、在一金屬筒(比如汽油筒去底和蓋)內(nèi)置入鋸末并引燃,上蓋松枝,再蓋柏丫,在筒的上方放一個網(wǎng)狀的架子,豬肉置于其上,如此熏制,直到豬肉表面變成黃色或黑色(我比較喜歡熏黑了的,松枝和柏丫的味道更重)。 4、將豬肉,掛在通風(fēng)良好的地方等臘肉干透,就算大功告成了。 臘肉的保存時間比較長,一般可以保存3個月,如果密封或放冰箱,則更久。熏制過的臘肉,密封保存一年以上沒有問題。
歷史上,隴西臘肉就弛名隴上,遠(yuǎn)銷蘭州、新疆、西安等地,經(jīng)久不衰。改革開放以來,隴西臘肉得到了突破性發(fā)展。如今,在隴西縣的大小街道和市場上,臘肉如遍地珠璣一般,那時高時低、時遠(yuǎn)時近、時粗時柔、時說時唱的叫賣聲,合成了美妙動人的叫賣曲。臘肉攤上食客滿座,生意興隆,處處香味噴鼻,撩人胃口,令人垂涎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