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首橋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市玉田鎮(zhèn)上元自然村,蘆撥溪下段,建于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長約20米,寬約5米,砌兩個兩端為斧頭形橋墩。因迭遭水患毀損,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嘉靖十四年(1535)、天啟元年(1621)三次重修。
基本內(nèi)容
龍首橋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市玉田鎮(zhèn)上元自然村,蘆撥溪下段,建于北宋建中靖國元年(1101),長約20米,寬約5米,砌兩個兩端為斧頭形橋墩。因迭遭水患毀損,于明正德十五年(1520)、嘉靖十四年(1535)、天啟元年(1621)三次重修。橋頭龍首寺一側(cè)植有榕樹,樹冠籠罩整座大橋,是鄉(xiāng)親夏日納涼佳境。龍首橋曾是閩長兩縣界橋,晉迄宋,曾是古渡,先人設(shè)舟擺渡,很長一段時間為溝通閩長福三縣之要津,故東岸村以渡名,曰東渡。鄭氏未肇基西岸之前,白田亦曾呼“西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