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點簡介
圣母守護教堂,又稱圣母庇蔭教堂、烏克蘭教堂,位于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qū)東大直街268號。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原為俄人舊墓地,最初在墓地建造石結構祈禱所一處,高約2米,內(nèi)設圣母像和燭臺。1922年動工建造了木結構教堂。1930年由俄國著名建筑師吉達諾夫設計,仿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圣索菲亞大教堂的藝術風格,在木結構教堂的基礎上,重新建造了現(xiàn)在的磚石結構教堂,是中華東正教會哈爾濱教會教堂.
主要景點
圣母守護教堂,又譯為圣母帡幪教堂。位于南崗區(qū)東大直街上。被列為哈爾濱市一類保護建筑。是中國目前唯一開放的典型拜占庭式建筑的東正教教堂。
俄羅斯,哈爾濱都有圣母帡幪教堂,是東正教教堂,自從東西教派分裂之后,東正教仍然持續(xù)著古老的宗教儀式。因此,在教堂內(nèi)不僅供奉耶穌、圣母瑪麗亞的圣像,還供奉著幾十位圣徒的圣像。
教堂歷史
圣母帡幪教堂始建于1902年,最初為墓地教堂,是一座石結構的祈禱所。1922年,為紀念在修建中東鐵路、鎮(zhèn)壓義和團運動以及日俄戰(zhàn)爭中死亡的俄羅斯人,中東鐵路局出資,在祈禱所的東側新建了一座較大規(guī)模的木結構教堂。
1930年,中東鐵路局再出巨資,由俄羅斯著名建筑師尤·彼·日丹諾夫設計,仿照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圣索非亞大教堂的藝術風格,在木結構教堂的基礎上,重新建造了磚石結構的教堂,1930年12月14日建成。即現(xiàn)今的圣母帡幪教堂。
1947年以前,教堂曾由烏克蘭人看護,當時在哈爾濱的大部分烏克蘭人常在此進行宗教活動,并在其周邊墓地安葬亡者,因此這座教堂又被稱為烏克蘭教堂。
1958年起,中國進入大躍進、文化大革命年代,中蘇關系也一度緊張,此時在哈爾濱的俄羅斯僑民減少,東正教活動也無法正常舉行。教堂由哈爾濱市文化局管理,曾相繼被新華書店、馬戲團等非宗教團體占用。
直到1984年10月14日圣母帡幪節(jié),教堂才正式恢復了宗教活動,并成為中華東正教哈爾濱教會的所在地,也是目前中國唯一一座正式對外開展宗教活動的東正教堂。
2000年9月,教堂司祭格里高利神父(朱世樸)逝世,至今還沒有新的司祭主持活動。
建筑結構
圣母守護教堂,始建于1922年,原為木結構大教堂。據(jù)說,起初建在了烏克蘭俱樂部內(nèi),因此,老哈爾濱人喜歡叫它烏克蘭教堂。1930年春,重修改建為磚石結構。這座漂亮的拜占庭風格的建筑,出自于俄國著名建筑師吉達諾夫的手筆,施工圖是他攻讀建筑學的大學畢業(yè)設計,由中東鐵路當局出資修建。1936年建成后對外開放。
該教堂占地面積9502平方米,建筑面積660平方米,平面呈十字形,體現(xiàn)出拜占庭建筑的特點。門廊為圓頂,分為兩層,由鐘樓和大廳組成最高點,堂大廳從上到下通頂高達30米,鐘樓正門兩側,分列兩口大鐘,大的重1300公斤,是1899年在莫斯科澆鑄的。中央大穹窿頂控制著整個教堂結構,下部用帆拱承托上部圓頂。4個六面體小塔上的4個小穹窿烘托著中間聳起的巨大的穹頂,碩大的半球形屋頂上高高地豎著十字架,大穹頂鼓座有12洞花窗,入口處上方的鐘樓又起一處小穹頂,錯落有致,凝重莊嚴。在大廳內(nèi)由半幅木質(zhì)“圣隔”分為里外兩間,里間為圣所,設置寶座、祭臺等;外間是祈禱場所。
“文化大革命”中該教堂遭到破壞,1982年動工修復,1984年10月14日重新開放。現(xiàn)為中華東正教會哈爾濱教會所在地。
帡幪
古代稱帳幕之類覆蓋用的東西。
后來有守護的意思
圣母帡幪,又稱圣母守護,圣母庇蔭
守護節(jié)日-圣母帡幪,10月14日
是東正教的節(jié)日
東正教
東正教是由早期的基督教分離出來的教派,在東歐一帶盛行,而在西歐多為天主教。東正教與天主教在教義、教規(guī)上均有不同。
東正教在教堂的建筑形式上也有不同,它往往采用早在東羅馬時期就形成了的拜占庭建筑風格。拜占庭的建筑主要是教堂建筑,特點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
首先是利用穹窿頂作為建筑大廳,這樣的建筑構成是從羅馬萬神廟等建筑發(fā)展而來的,有上下兩層穹窿頂組成,上層是小穹窿頂,底層平面為方形或多邊形的過渡部分,由于它的形象好像船帆,所以又稱為:“帆拱”。這種建筑樣式不是形式主義,而是為了克服穹窿水平推力的方法,具有建筑技術上的意義。因此,帆拱在建筑史上別具一格。
再則,建筑多采用集中式布局,這是根據(jù)東正教活動的需要,以及宗教形態(tài)視覺效果的要求而設計的,平面上往往有兩條十字交叉的對稱中軸線,空間層次較多。
拜占庭式建筑傳到俄羅斯后又有所創(chuàng)新,在洋蔥頭式的尖頂上設十字架,塔樓多圓筒形,外形以墻為主,窗子很細長,上面用半圓弧為頂。形成了龐大而又有節(jié)奏性的建筑外形。
在20世紀初,東正教傳入中國,首先在東北地區(qū)流行。拜占庭建筑是古羅馬文化東漸的產(chǎn)物,這種建筑藝術對于哈爾濱近代建筑風格也有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