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糍粑是中國南方四川等一些地區(qū)流行的美食,民間常于清明前后采摘嫩苗煮熟,揉入米粉中做糕團,香糯可口。南方的艾糍粑煮做好后成墨綠色,可以清蒸也可以油炸,味道都鮮美,不粘牙。
簡要介紹
在客家人的餐桌上,艾草可算是一種常見的食材。每到春季,田頭水邊就會長出一叢叢艾草,綠色的葉子盤旋而上,像寶塔似的非常可愛。這時,女人們會把它們采下來,回家將糯米蒸熟之后拌入艾葉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間包些花生或芝麻餡,團成一個個綠綠的小粑粑放進鍋里蒸熟,這就成了有名的。
1,客家美食
1,客家美食 收起 編輯本段客家美食
也叫“艾糍”。
制作方法
①摘艾葉:清明前夕,郊外的田間、房前、屋后會長出野生的艾葉,清香撲鼻,色澤喜人,摘下嫩葉部分,越多越 好吃;
②摘洗柚子葉/芭蕉葉:農(nóng)家果園里摘之,柚子葉一小片一小片的摘下,芭蕉葉摘幾大片后均剪成巴掌大小的一小片洗凈(再放些油入熱水中煮煮更好)待用;
③理艾葉:將嫩艾葉們拿石灰和水泡清兩三天以去污,然后洗凈撈起盡量剁碎;
④和面:放赤砂糖和水煮艾葉碎成糊,將其和入糯米粉中,艾糍外衣即成;
⑤艾糍餡:推薦將炒生花生舂碎后拌入赤砂糖和炒過的白芝麻(味甜而不膩且香:);
⑥包艾糍:將餡包入和入艾葉糊的面團中,就象包湯圓一樣,但最后壓扁并給每個艾糍附上一小片柚子葉/芭蕉葉,環(huán)狀碼放入蒸籠里;
⑦蒸艾糍:將蒸籠放入鍋里,通常蒸15~20分鐘(若蒸過長時間艾糍表面會象冒泡泡似的);
⑧吃艾糍:不心急的人寧可吃較涼的(這時候也比較容易把艾糍成品一個個完好地分離拿起,送親戚啊、送……),而我永遠享用新鮮熱辣出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