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鳥天堂”又名“鳥的天堂”,是一個以獨特的鳥類生態(tài)風景為主題,集生態(tài)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休閑旅游于一體的旅游風景區(qū)。小鳥天堂位于距廣州市100公里外的江門市新會區(qū)天馬村天馬河的河心沙洲上,是全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之一。
景區(qū)歷史
小鳥天堂的主體實際上是一棵長于明末清初水榕樹,水榕樹的樹枝垂到地上,扎入土中,成為新的樹干,隨著時間的推移,大榕樹獨木成林,林中棲息著成千上萬只鳥雀,鳥樹相依。
1933年,作家巴金來到這里游覽后,有感而發(fā),寫出了散文名篇《鳥的天堂》。
1984年,巴金先生親筆題寫“小鳥天堂”四字,小鳥天堂從此得名。
2002年,重新規(guī)劃擴建,并對動、植物自然生態(tài)群落加以悉心保護和優(yōu)化,形成占地面積40萬平方米,以獨特的鳥類生態(tài)風景為主題,集生態(tài)旅游、文化旅游、健康旅游、休閑旅游于一體,充分展現(xiàn)旅游新時尚的園林化,多功能大型景區(qū)。
2011年,小鳥天堂景區(qū)再次進行改造擴建,打造以獨特的鳥類生態(tài)風景為主題的濕地公園。
地理環(huán)境
地理位置
“小鳥天堂”位于中國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城區(qū)以南10公里的天馬村河中,是中國最大的天然賞鳥樂園之一,亦是一個生態(tài)旅游景點。
氣候特點
小鳥天堂位于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夏長冬短,6月中旬至9月上旬是高溫期,全年四季分明,氣候溫和,熱量充足,雨量充沛,無霜期長。
資源情況
植物資源
小鳥天堂,原名“鳥墩”,婆娑的榕葉籠罩著20多畝的河面,樹高約15米,榕樹枝干上長著氣生根,著地后木質(zhì)化,抽枝發(fā)葉,長成新枝干。新干上又長成新氣生根,變成一片根枝錯綜的榕樹叢。
小鳥天堂古巨榕為桑科榕屬植物中的水榕,亞熱帶陽生常綠樹種,花序單個或成對生于已落的葉脈,果實扁球形,7-12月果熟。分布于中國東南部、南部以及西南部,亞洲南部和大洋洲也有分布。
景區(qū)在島內(nèi)營造了水體,還種植了水榕、柳樹、狐尾花、姜花、荷花、蓮花、情人菊等植物。
鳥類資源
小鳥天堂的鳥類以夜鷺、池鷺、牛背鷺和小白鷺最多,也最常見。此外,還有大白鷺、白鹡鸰、鵲鴝、烏鶇、大山雀、白頭鵯、紅耳鵯、暗綠繡眼鳥、絲光椋鳥、普通翠鳥、白胸翡翠、珠頸斑鳩等近40種。
棲居在小鳥天堂的主要四種鷺鳥:灰鷺、白鷺、池鷺和牛背鷺。從外形上看,它們除了體型不同外,其羽毛顏色也明顯不同;寅槪ㄋ追Q“夜游”)主要呈深灰褐色;白鷺是雪白色(又稱雪鷺);池鷺在夏季,頭、頸和胸部粟紅色,由肩到尾滿布藍黑色蓑羽,背部鼠灰色,其余為白色,冬季則無冠羽及藍黑色蓑羽,頭、頸、胸有黑褐色和黃白色相關(guān)的縱紋;牛背鷺的羽毛顏色也因季節(jié)不同而變化,春、夏、秋季,頭、頸、上胸及背上飾羽橙色,冬季則通體雪白,僅在頭頂和后頸綴以黃色。
景區(qū)景點
榕蔭水道
在榕蔭水道繞三島沿天馬河與野鷺親密接觸,可欣賞本地特色的水上民歌——咸水歌對唱,真正享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趣。
水鄉(xiāng)風情展館
水鄉(xiāng)風情展館展現(xiàn)了過去水鄉(xiāng)男耕女織的生活氣息,用最原始的勞動工具喚醒人們心中最難忘的回憶,展示新會水鄉(xiāng)特色的民族風情。館內(nèi)陳列品的種類已達半百,共七十多件,有從民間征集各式各樣的木器、竹器、大型家具、老式服裝等原汁原味生產(chǎn)生活用品,除了老水車、舊漁網(wǎng)、蝦斬、蝦沖、秧船之外,還有水上人家婚嫁用品等。
鳥博館
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集鳥類知識、圖片、標本、人鳥同樂表演、多媒體遠程觀察小鳥活動和繁殖于一體的大型鳥類科普知識展館。
為了增加觀賞的趣味性和參與性,鳥博館內(nèi)特設雀鳥表演場,訓練有素的20多種生動有趣的雀鳥表演:踩單車、轉(zhuǎn)球、走鋼絲、打籃球、智力拼圖、空中叼錢等,每天10場,每場30分鐘。小鳥們極具人性,神情可愛的表演,常常博得游客的陣陣歡笑與熱烈掌聲。
觀鳥長廊
長約一公里,可供游客從不同角度觀賞野鷺。觀鳥長廊已擴寬至45米,并新建了游艇小碼頭。游客可泛舟近距離觀看鳥島上的鳥類生態(tài)。
觀鳥樓
觀鳥樓原為天馬中學教學樓,建于20世紀80年代,由華僑捐建。游人登上三樓可俯瞰古榕樹,甚至整個景區(qū)。
鳥趣園
占地3000平方米,可供游客近距離喂鳥、賞鳥。為了讓廣大游客一睹“百鳥之王”的美麗風采,小鳥天堂鳥趣園引養(yǎng)了雄性孔雀,這些孔雀每當開屏時,隨著身體的抖動,全身上下閃亮著一片炫目亮麗的寶藍色,其尾屏的羽毛瞬間豎起,徐徐展開,形成繽紛艷麗、直徑達2米多的扇形屏風。更難得的是,園里還有一只極為罕見的白孔雀,它披著一身純白的羽毛,拖著如雪紗般長長的尾屏,渾身上下無一絲雜色,宛若從雪域王國中飄然而至的圣鳥,高貴絕倫。
巴金廣場
五邑地區(qū)占地面積最大的紀念廣場。廣場很寬闊,四面綠樹環(huán)繞,郁郁蔥蔥。廣場中心有一個噴水池,旁邊還有一幅刻有巴金先生著名的《鳥的天堂》的石雕。
生態(tài)農(nóng)莊
占地5000平方米的農(nóng)莊,游客可親自摘取天然、新鮮、美味的水果,享受田園悠然寫意的樂趣。
歷史人文
景區(qū)傳說
早在明朝,這里有一條村莊叫“天馬村”,到明朝萬歷四十六年(據(jù)天馬村陳氏族譜記載為1618年),村里人口增多,食水不足,村民們便在村前挖了一條河,這條河叫“天馬河”。河挖好以后,村里連續(xù)幾年遭災遭禍,不少人家破人亡。
有一天,村里來了一位江西的風水先生,他對村民說:從銀洲湖經(jīng)金牛頭流來的水是淌金流銀的,但這條河流不合適,河流向東,人物兩空,要保平安,過好日子,就要在河中心造一個“墩”擋水。村民按其指點,挖土運泥在河中壘起了一個“土墩”,土墩做好后,有位村民把一株榕樹枝插在了土墩上。
幾年后,不知不覺這株榕樹枝竟長成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榕樹,并引來成千上萬的鳥類棲息繁衍,最終形成了名聞天下的“雀墩”——“小鳥天堂”。
人文作品
青年作家發(fā)現(xiàn)“天堂”
1933年,一個年輕作家來這里游覽,開始是失望,后來是驚喜,當許許多多白鷺、灰鷺、畫眉在這片榕樹林上空歡騰時,他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鳥的天堂》。再后來,當年這個年輕作家巴金最終成了舉國聞名的文學大師,他的這篇散文也被選進了小學課本,一代又一代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lǐng)下,誦讀了這篇課文。從此,也永遠在記憶里保存了這片神奇的綠洲,還有那數(shù)不清楚的小鳥。
當年的小村莊漸漸發(fā)展成為一個熱鬧的圩鎮(zhèn),而那些在巴金散文里出現(xiàn)的小鳥或許已不存在了,但水還是這灣碧水,林還是這樣的榕林。走進這片榕樹林,隔水相望,這個偌大的綠色城堡顯示出異常的靜謐,小鳥影蹤無跡可尋。但驚喜的是,這片茂盛榕樹林身后的一片榕樹、竹林里發(fā)現(xiàn)了許多白鷺、灰鷺、畫眉,甚至麻雀。曾經(jīng)有極少數(shù)人偶爾來附近打鳥,景區(qū)為此成立了護鳥隊巡邏保護這片榕樹林,還有那些生動的精靈。
吳冠中的畫作
“遙望江中茂林一片,密葉覆蓋,不見枝條與小鳥。風雨交加,友人找來小舢板,赤腳撐傘,劃向江中天堂。才見那榕樹根枝交錯纏綿,如大篆,如狂草,任性揮寫誰管得,冷落幽深織魔窟。鉆入垂枝密葉,將爬上島之岸,鳥們警覺災禍降臨,振翅猛飛逃命,一陣騷亂,天堂頓失。歸來作《小鳥天堂》,著眼于線之縱橫,疏密穿插,亂中有序,引來雜色小鳥,不知是何鳥種,只需能藏于枝杈間,時隱時現(xiàn),隨興點染,便是天堂。我前后作過大、中、小幾幅心中天堂,最大一幅,存大英博物館。”——吳冠中
1992年,英國大英博物館打破了只展出古代文物的慣例,首次為在世畫家吳冠中舉辦“吳冠中——二十世紀的中國畫家”展覽,并鄭重收藏了吳冠中的巨幅彩墨新作《小鳥天堂》。
旅游信息
景區(qū)交通
景區(qū)地址:小鳥天堂位于廣東省江門市新會城區(qū)以南10公里的天馬村。
乘車路線:A:省站或芳村站乘車,走廣佛高速--陳山出口--經(jīng)江沙路--江會路--直達新會車站,轉(zhuǎn)乘1路公汽到小鳥天堂。
B:省站直達新會直通車,每天36班往返,隔20分鐘一班,全程高速,只需90分鐘,芳村站址達新會直通車,每天22班車往返,每30分鐘一班。
C:從江門汽車站出口出發(fā),乘專線車到新會汽車站,然后搭乘新會公交1路到小鳥天堂,江門勝利路車站也有直達小鳥天堂的班次。江門舊汽車站直達梁啟超故居的103路公交車,此路公交經(jīng)過新會舊汽車站,可直接乘坐至小鳥天堂站下車即到。另有新會城區(qū)直接發(fā)出的12路等公交車也會從小鳥天堂經(jīng)過。
住宿信息
江門各市、區(qū)的旅游資源都非常豐富,與之配套的住宿條件也相當成熟。溫泉度假區(qū)是秋冬季住宿的最佳選擇,市區(qū)從一星到五星的酒店能滿足不同需求的游客,價格從幾十元至二、三百元。
自助指南
1、門票價格:陸路觀賞區(qū)25元/人;
2、開放時間:夏秋季早上7:30~晚上7:00、春冬季早上7:30~晚上6:30;
3、最佳看鳥時間:早上、傍晚。
觀鳥攻略
觀鳥首先要熟悉每種鳥的習性,其次還要有耐心。鳥是善飛的動物,不同于觀察靜物。所以一定要有充分的時間和耐心來等候,不能走馬觀花。此外,鳥類警惕性很強,不能到近處觀察,所以觀鳥時最好攜帶低倍望遠鏡。
每天傍晚,成群的夜鷺離巢,在小鳥天堂上空盤旋飛舞;清晨,夜鷺歸巢,也是一天中夜鷺最活躍的時間。其它鳥類則是早上離巢覓食,傍晚歸巢。中午時分,鳥類大都躲在樹蔭或隱蔽處休息,不易觀察。因此,早晚時分是一天中觀鳥的最佳時間。
夜鷺和池鷺等鷺鳥是樹棲鳥類,白天大都躲在茂密的水榕樹內(nèi)和竹島的竹林中。但只要有耐心,認真觀察,也能夠看到它們。珠頸斑鳩、白鹡鸰、烏鶇、鵲鴝等則喜歡在地面活動,一般在草地上、樓頂?shù)忍幈隳軌蛴^察到。翠鳥、白胸翡翠和棕背伯勞則喜歡落在干樹枝、電線桿頂端和電線上等顯眼的地方。大山雀和白頭鵯、紅耳鵯、暗綠繡眼鳥等喜歡在樹叢中活動。絲光椋鳥是集大群活動的鳥類,也經(jīng)?梢砸姷健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每年5月至9月,是鳥類繁殖季節(jié),所以這時觀鳥一定不要驚擾鳥類,更不要擅自改變鳥巢周圍環(huán)境,不可采集鳥蛋和捕捉幼鳥,以免影響當年度鳥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