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博物館是一所山東省大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是國家二級博物館,位于濟南市歷下區(qū)經(jīng)十一路30號。該館始建于1958年12月,1997年,濟南市博物館新館正式投入使用。2008年,濟南市博物館向全社會實施免費開放。2009年,被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該博物館占地面積8500平方米,建筑面積6300平方米,其中陳列面積2400平方米。主要擔負全市可移動文物的收藏保管、陳列宣傳和科學研究工作。設有保管部、陳列宣教部、保衛(wèi)科和行政辦公室。
截至2017年2月,擁有各類館藏文物2萬余件,善本書2千多冊,其中國家級文物3件,一級文物59件,三級以上文物逾千件。如新石器時代的“回旋紋透雕象牙梳”、商代青銅錯金目紋戈、春秋時期“魯伯大父媵季姬銅簋”、戰(zhàn)國玉勺、西漢早期墓中出土的“彩繪樂舞雜技陶俑”等均為全國所僅見。另外,法書繪畫在藏品中數(shù)量較大,精品較多,尤以明清書畫為大宗。
簡介
濟南市博物館建于1958年12月,是山東省較大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之一。主要擔負全市可移動文物的收藏保管、陳列宣傳和科學研究工作。設有保管部、陳列宣教部、保衛(wèi)科和行政辦公室。
該館創(chuàng)立之初即參加了泰安大汶口遺址的發(fā)掘,其發(fā)掘的重大收獲和大汶口文化的命名,成為新中國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通過考古發(fā)掘、專題征集和接受捐贈等主要方法,館藏文物日益豐富,已達2萬余件。其中,已經(jīng)國家鑒定確認的國寶級文物3件(組)、一級文物57件、三級以上文物逾千件。所藏文物尤以歷代繪畫、法書、青銅器、陶瓷器、碑刻及濟南戰(zhàn)役文物等較具特色和影響。我觀還先后在趵突泉和大明湖公園內(nèi),創(chuàng)建了李清照紀念堂和辛棄紀紀念祠;相繼推出了數(shù)十個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的專題展覽。1985年,成功地在日本和歌山市舉辦了“濟南歷史文物展”,這是山東省在國外舉辦的第一個地區(qū)性文物展覽,對促進中外文化交流起了積極作用。此外,近年來實施的北齊道貴壁畫墓就地保護工程、元代壁畫墓整體遷移保護工程和靈巖寺羅漢像繪畫與研究,分別獲得了省和國家文物主管部門的科技成果進步獎。結(jié)合各項業(yè)務工作的開展,以考古學、歷史學、博物館學、地方史及館藏文物研究為主的科研工作也獲得了顯著成績。李年主要編著有《大汶口》、《濟南文物》、《濟南戰(zhàn)役》等8笨叢書及文集,在省級以上報刊發(fā)表論文或文章逾200篇,并多次獲獎。
濟南市博物館1989年3月動工興建新館。新館占地面積8500平方米,建筑面積6500平方米,其中陳列展廳2400平方米,工程總投資820萬元。1991年9月主體工程基本告峻并開始推出臨時展覽。近年來采用內(nèi)引外聯(lián)、主辦、承辦、和聯(lián)辦等方法,先后成功的舉辦了《紅巖魂》、《濟南征集文物匯報展》、《濟南周總理百年誕辰》、《看香港,迎回歸》、《邁向21世紀的濟南》、《目擊暴行》、《航天科普巡回展》等50余個專題陳列和臨時展覽,接待觀眾達60余萬人次,收到了省文化廳“每館一展”大獎。目前正在展出的有《洛莊漢王陵首期出土文物精品展》,布局格調(diào)古樸典雅,陳列內(nèi)容豐富新穎,文物精品首次亮相,民族文化博大精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