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樓,位于四川省綿陽市龜山之巔,是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貞任綿州刺史時所建,始建于唐高宗顯慶年,其規(guī)模宏大、富麗堂皇,樓高十丈(即百尺),時居四大名樓之首(滕王閣高九丈,黃鶴樓高六丈,岳陽樓高三丈)。越王樓是天下詩文收錄最豐富的名樓,共收錄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陸游等歷代大詩人題詠越王樓詩篇多達154篇(黃鶴樓112篇,滕王閣86篇,岳陽樓、鸛鵲樓雖有名詩文,但并不多),可謂“一座越王樓,半部中國文學史”;詩文作者檔次最高,除詩仙李白、詩圣杜甫外,幾乎涵蓋唐代以后的著名詩壇泰斗,算得上“天下詩文第一樓”。恢復重建后的越王樓,氣勢與當年相比毫不遜色。99米的高度目前仍為全國仿古建筑之最(現(xiàn)今滕王閣高57.2米,黃鶴樓高52.6米,鸛鵲樓高72米,岳陽樓高32米),故有“越王樓霸氣、黃鶴樓大氣、滕王閣才氣、岳陽樓秀氣”之說。
景點簡介
越王樓 作為中國文化名樓之一的越王樓,規(guī)模宏大、富麗堂皇,堪稱中國四大名樓(綿陽越王樓、滕王閣、黃鶴 樓、岳陽樓)之首。恢復重建后的越王樓,氣勢與當年相比毫不遜色。99米的高度目前仍為全國仿古建筑之最(現(xiàn)今滕王閣高57.2米,黃鶴樓高52.6米,鸛鵲樓高72米,岳陽樓高32米);天下詩文收錄最豐富,共收錄包括李白、杜甫、王勃、陸游等歷代大詩人題詠越王樓詩篇多達154篇(黃鶴樓112篇,滕王閣86篇,岳陽樓、鸛鵲樓雖有名詩文,但并不多),可謂“一座越王樓,半部中國文學史”;詩文作者檔次最高,除詩仙李白、詩圣杜甫外,幾乎涵蓋唐代以后的著名詩壇泰斗,算得上“天下詩文第一樓”。
主要景點
同時,建成后的越王樓除了將集中展示科技城厚重的歷史文化外,還集觀光、旅游、商業(yè)文化為一體,是一處綜合性商業(yè)旅游中心,對發(fā)展綿陽文化、旅游產(chǎn)業(yè)具有重要意義。昨(3)日,備受廣大市民關注的越王樓續(xù)建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工程預計2009年年底竣工。
越王樓系唐太宗李世民第八子越王李貞任綿州刺史時(公元656年-661年)所建,耗銀50萬兩,歷經(jīng)三載建成,樓高10丈。后毀于明末清初戰(zhàn)火。2001年10月24日,越王樓開始重建,后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越王樓重建工程于2005年3月28日停工。越王樓重建工程停工后,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越王樓的續(xù)建工作,市民也非常關注。
今年4月12日,市委第48次常委會決定,由市投資控股集團(簡稱綿投控股)負責續(xù)建和經(jīng)營。綿投控股接手后,迅速組建項目部,處理前期遺留問題,并同時啟動項目方案修訂、施工招標等工作。在參照西安大雁塔、武漢黃鶴樓、寧波天一廣場等名塔名樓名廣場經(jīng)營模式的基礎上,對原方案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調(diào)整和優(yōu)化。
重新規(guī)劃設計的越王樓仿古建筑群與周邊眾多名勝美景融為一體,主樓為全框架鋼筋混凝土現(xiàn)澆,可防7級地震。工程占地面積82.2畝(含城市道路),總用地面積3350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30175平方米,綠化用地面積14408平方米,停車場面積3000平方米。續(xù)建工程計劃投資9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