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功墨莊生產的墨以質量裝飾齊佳,揮寫賞鑒咸宜,馳名于世。清朝順治三年,曹素功墨莊由歙州遷至上海,從開業(yè)到1956年,曹氏已經歷了十三代,綿延300多年,先后創(chuàng)建了“紫玉光”、“光琛”、 “天瑞”、“千秋光”等書畫名墨和“豹囊叢賞”、“古錢”等集錦套墨,暢銷日本和東南亞等地。故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說。
簡要概況
徽墨與湖筆、宣紙、端硯齊名,為“文房四寶” 中的珍品;漳l(fā)展到清代,質好量大,達到歷史最高水平,出現了曹素功、汪近圣、汪節(jié)庵、胡開文四大制墨家。曹素功居“四大家”之首,故有“天下之墨推歙州,歙州之墨推曹氏”之說。
由來考證
曹氏安徽歙縣嚴鎮(zhèn)人,名圣臣、字昌言,號素功。他從年輕時就喜歡墨?滴趿辏m授布政司但一時沒有實職。他結識不少文人新貴,掌握徽墨悠久的制墨技藝。又了解當時上層人物的愛好與墨趣,崇尚自己題繪制墨的社會心理,便憑借明末著名墨工吳叔大的基礎,著手為達官權貴和社會名流定版制墨。
特色介紹
曹氏墨配方嚴格,用料講究,工藝精良,優(yōu)質書畫墨的主要原料是桐油。桐油素稱“油中之王”,附著力極強。另外加上麻油、豬油、廣膠、天然麝香、梅片、冰片、珍珠、金箔以及其它名貴中藥香料,運用傳統工藝,共經煉、攪坯、翻涼、描金等十二道工序,歷時一年之久,精制而成。素功墨具有以下特點:首先,色澤如漆,黝黑之中泛出微微紫光。據《歙縣志》和《徽州府志》記載:曹素功,安徽休寧墨工,繼程君房,方于魯而突起。清康熙皇帝巡視江寧時,曹素功曾六次往江寧進獻寶墨?滴踉囉煤笊顬橘p識,恩賜曹氏“紫玉光”三字。其次,香味濃郁。清朝嘉慶年間,朝廷召曹氏進京特制御墨。這在宮廷中自然是件新鮮事,大臣宦官競相圍觀。曹氏投放麝香、冰片等料,隨著不斷地捶打,芬芳撲 鼻,不多時整個大殿香氣馥郁,久久不散。這就是墨名“金殿余香”的由來。第三,墨跡不腐不蛀。由于墨錠之中加了幾種名貴中藥材,其馨香之氣起到了防腐避蟲的作用。曹素功墨用于作書繪畫不粘滯,書寫后不縐紙,墨跡著水不化,作品久存不褪色,防腐性強,使用時芳香沁人,能提神助興,為中外書畫家所歡迎。
發(fā)展現狀
曹素功以后,他的子孫代代相沿,繼承祖業(yè),有的并有所創(chuàng)新。為了開拓市場,咸豐年間其九世孫便攜帶墨具,先遷到蘇州,再遷到上海,在老城區(qū)南京小東門附近,開了一爿墨店,以店帶工,繼續(xù)制墨。
上海是我國最大的經濟中心,萬商云集,工商業(yè)和文化都很發(fā)達。在這樣一個環(huán)境里,曹氏子孫秉承祖上的制墨配方和經營特點,從職工中選拔諳熟經營之道的經理人才,努力開拓,墨肆逐漸擴大,躋身于上海文房四寶名店之列,并遷到文化用品商店比較集中的河南中路!盎侦ú芩毓δf”的店號招牌,為譚延闿手筆。
所獲榮譽
社會名流和書畫家們,為了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書畫藝術特點,很講究文房四寶的選擇。曹素功墨莊重視制墨質量,常根據客戶要求,為名家定制墨錠,不少書畫家和喜愛書畫的名流,都和曹素功墨莊有交往。已故國民黨元老于右任曾向曹家定制“鴛鴦七志齋”墨。清代文學家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及洋務派首領李鴻章等,都曾向曹家定版制墨。據老職工回憶,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每次到上海,大都要到曹氏墨莊選購一些文房四寶,并親筆題贈“藝林至寶”贊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