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蓮花山公園(深圳市公園)簡介

    2021-10-03    深圳   

    蓮花山公園位于深圳市中心區(qū)的最北端,占地面積194公頃,南臨紅荔路,北到蓮花路,東起彩田路,西至新洲路。

    蓮花山公園東、南、西、北都有入口,其中,南面入口是主入口,東部和東南部形成兩片以大面積草地和微地形為主的20萬平方米的草坪廣場景區(qū),南部是以草坪、棕櫚科植物為主組成的具有熱帶、亞熱帶風情的8萬平方米的椰風林草坪景區(qū)。

    蓮花山公園

    深圳市

    地理位置

    蓮花山公園位于深圳市中心區(qū)的最北端,全園占地面積194公頃,公園南臨紅荔路,北到蓮花路,東起彩田路,西至新洲路。蓮花山公園東、南、西、北都有入口,其中,公園南面入口是主入口。

    蓮花山并不險峻雄偉,海拔只有532米。沿著蜿蜓逶迤的山中小徑慢慢而行,游客們既可享受登山的樂趣,又沒有登高的疲憊不堪。站在以大理石鋪設而成的山頂平臺,倚著花崗巖欄桿,俯視近處的福田中心區(qū),有天上人間之感,望著鱗次櫛比的現(xiàn)代城市建筑群,更會有"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興。

    基本概況

    公園籌建于1992年10月,1997年6月23日正式對外局部開放,迄今已開發(fā)并向游人開放區(qū)域的面積為80多公頃。公園以綠色、環(huán)保、自然、和諧為基調(diào),以端莊、質(zhì)樸的風格吸引著廣大市民和游客,是一座風景優(yōu)美、環(huán)境宜人的休閑勝地。

    東部和東南部形成兩片以大面積草地和微地形為主的20萬平方米的草坪廣場景區(qū),是市民、游客假日周末放飛風箏、放飛心情及休閑娛樂的場所,市民聚集在這里放風箏已形成深圳市的一大人文景觀;南部是以草坪、棕櫚科植物為主組成的具有熱帶、亞熱帶風情的8萬平方米的椰風林草坪景區(qū);椰風林草坪景區(qū)的北側(cè)是面積為5萬㎡的人工湖景區(qū)(其中湖面積3萬㎡,湖邊綠地面積2萬㎡),是環(huán)境優(yōu)美、水質(zhì)清澈的垂釣場所,也可蕩舟湖上;西部已建成了約2萬㎡的休閑綠地;東北部與彩田村僅隔一條馬路,是兩片共約14萬㎡的疏林草地,是周邊市民休憩、散步、運動的良好場所。西北部與蓮花北村相對,面積約6萬㎡的草地上,種植有許多珍奇樹種、桃花林、谷地花境。

    景點介紹

    風箏廣場

    從南門進入公園,左邊就是以草坪、棕櫚科植物為主組成的具有熱帶、亞熱帶風情的8萬平方米的椰風林草坪景區(qū),右邊則是以大面積草地和微地形為主的20萬平方米的草坪廣場景區(qū),這兩塊景區(qū)是市民、游客假日周末放飛風箏、放飛心情及休閑娛樂的場所,市民聚集在這里放風箏已形成深圳市的一大人文景觀,所以,右邊的景區(qū)也叫風箏廣場。天高云淡之際,蓮花山公園內(nèi)廣闊的草坪成為放飛風箏的理想場所,隨著風箏騰空向上,游客們不但可以重溫童年的樂趣,更可讓心情像風箏一樣,快樂、自由地飛舞。山頂廣場

    椰風林草坪景區(qū)的北側(cè),是面積為5萬平方米的人工湖景區(qū),湖水清澈,環(huán)境優(yōu)美,給公園增添了靈氣,使游人享受劃船和垂釣的樂趣。湖東,有一條登山小徑,沿著小徑,可直上蓮花山山頂。

    公園主峰建有 4000㎡的山頂廣場,目前是深圳市內(nèi)最高的室外廣場。廣場中央矗立著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同志的塑像,塑像高6米,基座高3.68米,重7噸,為青銅鑄造,塑像的造型為具有動感的、鄧小平同志大步向前邁步的姿態(tài),2000年11月14日,江澤民同志親自為銅像題字和揭幕。山頂廣場是廣大市民和國內(nèi)外來賓緬懷一代偉人風采、登高望遠、眺望深圳市中心區(qū)的最好去處;不少旅行團將公園作為旅游接待點。許多海外客人也來公園參觀、游覽。

    山頂廣場也是市委、市政府接待貴賓的重要接待點,黨和國家領導人胡主席、江澤民、吳邦國、溫家寶、賈慶林、曾慶紅、黃菊、李長春、羅干、李鵬、朱镕基、李嵐清、尉健行、喬石、錢其琛等曾來公園參觀視察:“蓮山春早”被選為深圳八景之一。

    在廣場北側(cè)300㎡的城市規(guī)劃展覽廳,是廣大市民和游人了解深圳市城市建設歷程,了解城市規(guī)劃、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場所。公園主峰南坡建有兩條登山步行道直達山頂廣場,在山麓密林間若隱現(xiàn),是游人登山鍛煉的必經(jīng)之路;西北部及北部也建有三條林蔭登山道,每天前來登山、健身的市民絡繹不絕。在公園南面坡植有一萬多株鳳凰木,當夏天來臨時,鳳凰木花開,滿山紅遍,是蓮花山也是深圳市的非常壯麗的自然景觀

    雨林溪谷

    雨林溪谷位于蓮花山東簏谷地之中,這里種植了許多藤蔓植物和氣根植物,這些植物還在生長階段,長成之后將形成藤蔓交錯的熱帶雨林景觀。配合解說牌,讓游人在游憩的同時,了解一些有關自然和生態(tài)的知識。

    從關山月美術館入口進入蓮花山公園,往前走到山邊,兩股溪水從山谷中跌宕而下,溪水流經(jīng)處的生態(tài)凈水濕地、霧谷、生態(tài)體驗通道等處,讓游人感受到熱帶雨林特有的寧靜清幽。據(jù)介紹,溪水長達600多米。曉風漾日

    該公園新開放的另一景區(qū)“曉風漾日”位于公園東南角,湖邊花草搖曳,蝴蝶紛飛,引人入勝。由洼地規(guī)劃產(chǎn)生的“漾日湖”,其水系與雨林溪谷的溪流相通,使該區(qū)與公園內(nèi)部有機聯(lián)系起來。湖邊有一群小鴨,在湖中戲水。湖邊有宜人的景色,沿湖所設的休閑散步道穿行于水邊、草地和樹林。作為緊鄰蓮花一村、蓮花二村的區(qū)域,該區(qū)主要為社區(qū)居民和游人提供健身娛樂設施及休閑場所。站在湖邊小橋上,不經(jīng)意間,水草間有輕霧飄起,置身其間,美不勝收。

    湖邊的各種植物已經(jīng)長得初具規(guī)模。據(jù)公園管理處負責人介紹,這里種植花木的原則是“四季有花”,這些分區(qū)域大片種植的花木還會在不同的時節(jié)營造出色彩各異的壯觀 花海,例如溪流北側(cè)的草地上種植了大片風鈴木,春天到來時這里變成一片紅色花海;小溪的下游則生長著許多落葉杉,每逢秋季,它們的深紅色葉片涂抹出一片深沉的秋意;小溪南側(cè)的小山坡上種滿了毛杜鵑,它們讓深圳人在都市里也能體會山花爛漫的感

    位于深圳市未來中心區(qū)北端。蓮花山并不險峻雄偉,海拔只有112米。沿著蜿蜓逶覺;景區(qū)南部的一條園道則是一條“白蘭路”,因為路的兩邊種滿了白玉蘭,開花時節(jié)整個小路都將清香四溢。

    發(fā)展趨勢

    作為一座大型的市政公園,蓮花山公園自開放以來,深受廣大市民及游客的喜愛,隨著中心區(qū)的發(fā)展、建設及周邊大型住宅區(qū)的興起,公園愈來愈成為廣大市民和游客重要的休閑活動場所,公園每年入園游覽、參觀、活動的人數(shù)達200--300萬人次以上。

    隨著深圳市中心區(qū)建設步伐的不斷加快,蓮花山公園的總體規(guī)劃也已經(jīng)形成并即將實施建設,其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為深圳市民營造一個“活的博物館”的規(guī)劃主題,使蓮花山公園將會建設成為中心區(qū)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

    交通路線

    蓮花山公園位于深圳市中心的北端,交通便利,環(huán)境優(yōu)美,即使是平日也有大量市民和游客前來游玩,絕對人氣旺。

    公共交通:乘坐107路、108路、111路、14路、15路、215路、228路、235路、236路、237路、25路、322路、350路、350路區(qū)間、374路、383路、38路、41路、54路、60路、65路、71路、K105路、K578路、N9路,到蓮花山公園站,從南門進入公園。也可以乘坐104路、11路、12路、14路、16路、209路、209路區(qū)間、213路、316路、319路、365路、370路、46路、58路、59路、6路快線、6路慢線、71路、79路、N13路、N6路、購物線,到北大醫(yī)院站下車,從西北門進園。

    地鐵

    地鐵4號線: 福田口岸 → 福民 → 會展中心 → 市民中心 → 少年宮 → 蓮花北 → 上梅林 → 民樂 → 白石龍 → 深圳北站 → 紅山 → 上塘 → 龍勝 → 龍華 → 清湖

    停車指南

    蓮花山公園內(nèi)有3個停車場,其中一個在東南門關山月美術館附近,一個在西門新洲路附近,這兩個停車場都能提供200多個停車位。東北門彩田村附近也有一個停車場,不過這個停車場較小,大約只有50個停車位。公園管理處負責人建議,由于登山人數(shù)較多,請市民盡量選擇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龍巖市

    龍巖市蓮花山公園

    基本概況

    該園位于福建省龍巖市城南郊2公里許,319國道三叉路口,交通便捷。且因地處中亞熱帶南緣,光照充沛,土壤肥胰,綠蔭匝地,四季芳菲。相傳此山有仙人丹灶遺址,山腰有歷史悠久的蓮山寺古剎。許多莊嚴肅穆的建筑與滿山遍野的蒼松翠竹相映成趣。郊野洞天,鬧中取靜,已成為聞名遐邇的森林公園和佛教圣地。這里植物豐富,郁郁蔥蔥,氣候宜人,風景獨秀,有杉、松、柏、櫟、樟、楓、柯、楠、檫、榕和珍稀植物桫欏等近百種植物。公園位于市區(qū)南側(cè),交通、便捷。

    歷史由來

    蓮花山又名蓮花巖,由來已久!洱垘r州志·蓮花巖記》記載:“環(huán)巖皆山也。出治南四里許,突然挺秀。位于離明,謂天馬山也。顛有石寶丹灶,相傳仙人脫解于此。其陽為臨漳孔道,河流繞之,其陰則蓮山招提,在怪石叢薄中有若蓮瓣焉,故名之!鄙缴现脖惠谵ǎ质揍,在明代以前山腰就建有蓮山寺觀音堂,歷來威靈顯赫香火鼎盛。寺廟歷經(jīng)滄桑,幾建幾毀,至今留有一塊高2米的古石碑,在古剎前豎立,是傳世之寶,相傳昔日蓮山寺有一高僧蓮花和尚,攜有銅鑼、皮鼓二寶,在一個風雨之夜被歹徒劫去,逃到豐溪渡口時被追來的和尚念咒鎮(zhèn)住,頓時電閃雷鳴人倒船翻,鑼鼓變成石鑼石鼓,至今仍在豐溪之中。據(jù)傳每當風雨之夜,石鑼鼓會發(fā)出嗡嗡之聲。古剎背后是一片密不見天的杉樹林。登蓮花山頂極目遠眺,視野所及皆風光如畫。正如志書所云:“俯視平疇,煙樹如織,龍門前拱,虎嶺東環(huán),森然左右,恍如舍利光者,則紫金,九侯也。曹溪、石鼓諸水,南注之而匯于襟帶間。晴嵐暮靄,翠微萬狀!比缃裆鷳B(tài)蔥蘢的自然景觀仍不減當年。

    景點介紹

    蓮山寺

    是龍巖市政府根據(jù)大眾的要求于1984年規(guī)劃籌建的,整個寺園包括天王殿、大雄寶殿、大悲殿、鐘鼓樓、藏經(jīng)閣、佛教協(xié)會、僧舍和接待室等,占地30畝,規(guī)模宏大為閩西第一。1987年龍巖市委統(tǒng)戰(zhàn)部從廈門南普陀閩南佛學院畢業(yè)生中聘請龍巖籍僧人釋光炳回蓮山寺任住持,他不負眾望,慘淡經(jīng)營這一方佛家圣地,成績斐然,從1988年開始興建大雄寶殿,寶殿及十八羅漢廂房占地1000多平方米。光炳師從廈門請來曾參加修建南普陀寺的一流施工隊伍,歷經(jīng)4年多,耗資150多萬元(除政府資助一部分外,余皆海外僑胞及四方善男信女所捐贈),僅殿內(nèi)8尊佛像所貼金身,用去黃金1公斤多。終于1992年7月全部竣工。1993年農(nóng)歷4月初8日舉行隆重的寶殿落成暨釋迦牟尼佛開光典禮,龍巖地、市領導和中國佛教協(xié)會理事慧瑛法師等參加典禮儀式,萬名僧、眾頂禮膜拜,香煙繚繞盛況當前。后天王殿、大悲殿等亦已相繼建成。一座座金碧輝煌的宮殿式建筑群,依山勢巧妙地構筑在綠樹掩映間,和諧得體瑰麗壯觀,頗具地方特色。正如寺廟楹聯(lián)所云:“蓮瓣招提東寶春云迎秀挺,山迥梵宇龍川曉月挹清芬”、“蓮香妙諦七寶瓔琳大千世界,花蕊心源八方敬沐不二法門”、“世外有桃源蓮花山中藏寶剎,人間無凈土極樂世界在心天”

    世紀鐘樓

    2000年市政府撥款在公園海拔400米的主峰---天馬山頂興建世紀鐘樓。世紀鐘樓主體高32.47米,共七層,建筑面積611.89平方米,樓身正八角形,最大直徑10米,頂部三層為不上人挑檐,鋪設古銅色琉璃瓦。鐘樓內(nèi)墻、圓柱及天棚等采用天然真石漆,外墻為白色花崗巖板材裝飾!扮姌恰眰鞑グ霃椒綀A可達3公里,鐘體高度3米,最大直徑2.15米,重量3.7噸,懸掛于世紀鐘樓第四層(+15.3米)。鐘樓亞金寶頂高度1.8米,下口直徑0.5米,上部最大直徑0.8米,重量0.36噸。這里可鳥瞰市區(qū)全貌。公園北大門兩條登山步行道,分別為817米和860米,可直接登上鐘樓,已成為人們晨練和登山比賽的活動場所之一,總投資約人民幣1000萬元。

    淄博市

    淄博市蓮花山公園

    基本概況

    蓮花山公園位于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城東郊五公里處,隸屬于夏家莊鎮(zhèn)安上村,博礬公路從山腳下穿過,接蓮花山路通至山心,交通便捷,通信發(fā)達。夏家莊鎮(zhèn)安上村從1995年開始投資,建起了占地200余畝的蓮花山公園,由著名書畫家范曾題寫“蓮花山公園”園名。

    景區(qū)特色

    園內(nèi)遍植花草樹木,石雕、假山、涼亭、噴泉、人工湖、玉帶橋散落其中,有百米長廊,健身園、兒童樂園、文化活動中心等。出公園便是風景區(qū),景區(qū)內(nèi)已占地千余平方米的泰山行宮和蓮心亭,往北200米建有玉皇宮和益壽閣,山中還有五圣祠等建筑。離泰山行宮500米,由僧人釋仁達大師投資3000萬元,計劃建設占地130余畝的博山正覺寺,寺內(nèi)計劃建設山門、天王殿、寮房、大雄寶殿等,建成后,是山東省內(nèi)一流的佛教正法道場。

    該景區(qū),山巒起伏、植被良好,已建有部分古建筑,具有開發(fā)旅游的條件。博山區(qū)被國務院命名為“國家級旅游風景區(qū)”,蓮花山又與博山各旅游景點相連,從博山城乘車10分鐘直達蓮花山風景區(qū)觀光游覽。

    三明市

    三明市蓮花山公園

    蓮花山公園為市級郊游式公園,位于福建省三明市永安城區(qū)東郊,桃源風景區(qū)西面,西坑公路旁,北臨 205 國道,西靠火車站,面積51.61 公頃,首期開發(fā)共建成園門一座,各式長廊、亭、臺數(shù)座,鋪設游路1650 米,種植喬灌木 2 萬多株,并于 1996 年下半年正式對游客開放。

    大連市

    大連市蓮花山公園

    基本概況

    蓮花山公園位于遼寧省大連市南白云山西側(cè)的白云山莊,占地約4.9萬平方米,原歸屬大連市三寰集團有限公司,公園以地質(zhì)為主題,由地理科普區(qū)、綠化休閑區(qū)、活動健身區(qū)組成。地理科普區(qū)由地質(zhì)構造變遷過程的花崗石、硅木石、三葉蟲化石等7塊標本石和高1.3米,寬1.4米,重約250公斤的李四光半身青銅雕像構成。

    景點評價

    蓮花山公園深蘊的人文精神和美好的自然環(huán)境和諧地融于一體,形成一個天然氧吧,輻射面可達西崗區(qū)南、北石道街,新起屯,八一路等地,既滿足這些地區(qū)居民休閑、健身、讀書、游玩的各種需求,又彌補了大連市地理科普公園廣場的空白。徹底改變了原有的臟、亂、差的面貌,還百姓一個干凈整潔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使居民真正感受到走出家門就進入花園,促進了社區(qū)穩(wěn)定。

    羅源縣

    羅源縣蓮花山公園

    公園位于縣城南郊,東起松山鄉(xiāng)政府駐地,南至全厝里、坂尾、葛藤灣、前房、上呂洞等村莊新劃定地界,西起洋后里上山小路,北面東段以104國道為界,中段以種子公司往北6米為界,西段至圣水寺山腳,規(guī)劃占地總面積236.5公頃。

    蓮花山開發(fā)年代久遠。唐咸通元年(860年)分別在山之東北側(cè)建觀音寺和圣安寺。五代周顯德三年(956年)建集云寺。宋紹圣三年(1096年)建圣水寺,辟棲云洞、東部建玉泉庵。宋代有人在此筑屋隱居讀書,所建房屋著名的有吏部尚書陳顯伯的“南坡精舍”(今糧食加工廠之東處),朝議大夫、轉(zhuǎn)運使兼勸農(nóng)使黃木侖三兄弟的“連茹齋”(今圣水寺右側(cè)),鄉(xiāng)賢陳元登掛劍石上的寓舍,張斗南讀書處(今圣水寺北墻外)等。元代建棋盤石亭。明代建筑物更多,有蓮花寺、盤石庵、渡頭庵、桃枰庵、馬元帥廟、巽峰塔、塔前庵、雙峰亭、尤光被(明戶部郎中)墓、鄭遂(明兵科給事中)墓。清代建有臨江亭(在東北部)、觀音亭、勸農(nóng)臺以及葉大觀(清庚戊進士,授檢討)、阮升基(清庚戌進士,官揚州、常州同知)讀書處,蓮花書屋等。至清末大多無存。民國時期僧證亮等又拆遷塔兜觀音亭于圣水寺嶺下。

    新中國成立后,于1958年在圣水寺西側(cè)建烈士陵園。1977年后,相繼修復“文化大革命”時期被破壞的圣水寺、觀音亭、烈士陵園等,重新鋪設登山石階。1984年建“紅軍攻克羅源城紀念碑”,1987年重修巽峰塔、整修尤光被墓。1990年辟為公園,同年鋪設眠鶴亭至坦克崗石徑3200米,新建晚翠亭、觀潮閣,種植花木3萬余株。公園內(nèi)主要景點:中部有烈士陵園、圣水寺、棲云洞、筆硯峰、眠鶴亭、觀音亭和古榕樹、古樟樹(胸圍4.4米,高30多米)以及各代摩崖石刻等;東部有巽峰塔、晚翠亭、觀潮閣、玉泉洞、尤郎中墓、掛劍石;西部有圣安寺,寺西北有石室(30平方米)、石屋(40平方米)。

    相關文章
    熱點文章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