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清初,順治丙戌三年(公元1646年)四月十二日深夜,那股不知從何而來的大火,“烈焰燭天,俱成
五色”,把一個有著270余年歷史的晉王府古建筑群,“盡為灰燼”。據(jù)說,“飛煙逾月始熄”。于是,
當年的殿閣宮廷,變?yōu)閿啾跉堅V敝劣赫≈H,清王朝才在原晉王府宮城的城垣之內(nèi),清除廢墟,
辟建軍營,駐扎了“標太三營官兵”。這個標太三營屬“綠營兵”中的“精騎兵”,簡稱“精營u2019”。這
樣,原晉府宮城便以軍營為名,得名“精營”,成為后來太原精營諸街命名的依據(jù)。
經(jīng)過清中葉的乾隆盛世,太原城民逐年增加,至清末廢止精騎營的百余年中,不少城中民戶和外來戶
,陸續(xù)在精營周圍的空地上建宅蓋院,謀生于當年的晉府遺址。于是,以原來精營營房中間的南北大道為
中心的幾條街巷,先后問世,出現(xiàn)了“精營中街”、“精營西邊街”、“精營東邊街”等街巷和街巷名。
精營東邊街,顧名思義,位于精營之東的最邊。要說此街并沒有什么可說可寫的,但是,就是這條不
太起眼的350余米長的街道兩端,卻有兩個不能不提的私人庭園。
位于北端者,是民國間建起的國民政府山西省省長徐永昌的公館;位于南端者,是清末民初頗有些名
聲的商家大賈賈繼英的“退思齋”庭園。
徐永昌公館,就是如今作為太原市的幾個民主黨“民革”、“民盟”、“民進”太原市委的領(lǐng)導(dǎo)機關(guān)
所在地。因舊物依在,隨經(jīng)修建,規(guī)模已然,無須贅述。而位于該街南端的“追思齋u2019”,已是毫無蹤跡
,需用些筆墨道來。
賈繼英,山西榆次六堡村人,名雋臣,繼英是其字。此人先后做過大清銀行、晉勝銀行、山西省銀行
的行長。是清季與民初的理財能手。辛亥革命后,繼任山西省財政廳廳長。曾經(jīng)在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
西狩”西安途經(jīng)太原府時,為他們籌足巨款而博得帝、后的青睞。民國16年(公元1927年),他賦閑之后
,買得精營東邊街與東華門交接處地皮一塊,并于次年在此辟建了退思齋庭園。
這個庭園位于明晉王府宮城東華門北側(cè),建園之時,宮城遺址尚存。據(jù)說,開工前期僅拆城土,就耗
時半年之久。后園中假山就是依城墻廢址而建。歷時二年之后,退思齋宣告竣工。園中樓屋軒昂,樹影婆
娑,怪石嶙峋,魚塘田田。尤其是園中主要建筑,依原城廢址而建的假石山,翠柏花草點綴,半圈長顧起
伏。山前、山后、山頂分建八角亭、六角亭、四角亭三座,相互呼應(yīng),別具一格。沿假山建有曲折小徑,
步步登高,蛇曲逶迤,可臨山頂幽雅廊亭。引古句而贊其“曲徑通幽”,絕無絲毫夸張。有退思齋銘文曰
。骸斑h樹如列翠屏,高睨大潭,焚香煮茗,亦何異宋仲溫之再系漁莊耶!”
極為可惜的是,如此幽雅的追思齋庭園,在后來的年月中被拆毀,改建為民宅樓堂,消失于不久之前
的80年代。
太原解放不久,1949年12月,賦有革命傳統(tǒng)的成成中學在太原前所街復(fù)校,不久又與一墻之隔的“云
山中學”合并為“山西省太原市第三中學!薄!拔幕蟾锩敝螅俸箝T為前門,坐落于后鐵匠巷。
今日的太原三中,是省級重點中學,它繼承和發(fā)揚了成中校風,為祖國培養(yǎng)了成千上萬的人才,也為
巨變中的后鐵匠巷增色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