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潭水庫又名長潭湖,是一個以灌溉為主,兼防洪、發(fā)電的大型水利工程。其位于臺州西部,距市區(qū)23公里,集雨面積441.3平方公里。長潭湖水質純凈,能見度有四五米左右。湖面寬廣,南北長約12千米,東西寬約3千米,四周山體連綿起伏而不高聳,山高約在350—780米之間,在湖中泛舟蕩漾,與遠山視線夾角一般在7—15度之間,悅目怡神,休閑觀光無視覺疲勞之虞。
景點簡介
長潭水庫,或名長潭湖,位于黃巖區(qū)西部,距市區(qū)23公里,集雨面積441.3平方公里。長潭湖水質純凈,能見度有四五米左右。湖面寬廣,南北長約12千米,東西寬約3千米,四周山體連綿起伏而不高聳,山高約在350—780米之間,在湖中泛舟蕩漾,與遠山視線夾角一般在7—15度之間,悅目怡神,休閑觀光無視覺疲勞之虞。
發(fā)展歷程
2020年,臺州遭受“50年一遇”旱情,截至2021年1月30日,長潭水庫的水位29.64米,比正常水位下降了6.36米。長潭水庫蓄水量達2.56億立方米,是正常狀態(tài)下的56%。
2021年臺州市兩會上,市人大代表林海蓓提議:加大長潭水庫庫區(qū)生態(tài)補償力度。林海蓓建議,分別設立生態(tài)補償專項資金和生態(tài)建設專項資金,制定合理的生態(tài)補償標準,由市政府統(tǒng)籌長潭水庫飲用水受益地區(qū)人口、用水量等要素,按照“誰保護誰收益,誰受益誰補償”的原則,明確受益區(qū)承擔生態(tài)補償資金的比例,讓庫區(qū)群眾切實感受到生態(tài)補償?shù)暮锰,充分調動他們參與長潭庫區(qū)生態(tài)保護的積極性。
2009年臺州出臺政策,建立了每年不少于1800萬元的長潭水庫庫區(qū)補償資金,但這部分資金很大一部分用于飲用水源保護的基礎設施建設和運維,用于補償庫區(qū)群眾的資金歷年雖有增加,但總額依舊較少,人均受益更少。以2019年為例,除少數(shù)困難群眾獲得慰問外,人均僅190元。
主要景點
在臺州市區(qū)23公里處的永寧江上游,有一個以灌溉為主,兼防洪、發(fā)電的大型水利工程--長潭水庫。水庫四面青山環(huán)繞,風光秀麗,是一個美麗的風景區(qū)。
長潭水庫的建成,對黃巖及其鄰縣的工農業(yè)生產有著極大的影響,“春風難過括蒼山,紗篩麥磨擔烏巖”的歷史隨著烏巖鎮(zhèn)的消失,一去不復返了。熟悉長潭水庫歷史的人無不感喟:長潭水庫這么大的工程,在當時的條件下,建得那么好,這是共產黨領導人民戰(zhàn)勝自然的一個明證。是的,在長潭水庫的建設中,當?shù)攸h政領導,當?shù)厝嗣袢罕娮鞒隽司薮蟮呢暙I,也作出了很大犧牲,他們?yōu)樵旄W訉O后代,改變窮山惡水所表現(xiàn)的大智大勇和艱苦奮斗精神,永遠值得人們學習。
由于限于水平和所掌握的有限資料,本文先著重介紹修筑長潭水庫的動機、過程和效益。希望當年親身參加建設者和知情者不吝賜教!
一、修筑動機
解放前,在距黃巖縣城二十三公里的永寧江上游,有一個長約八百米,深約三十米的叫“長潭”的深潭,它處于長潭山與伏虎山之間的深長峽谷中,兩岸樹木茂盛,雜草叢生。波瀾洶涌的永寧江穿谷而過,地勢陰森而險惡。
永寧江又名澄江,發(fā)源于黃巖、永嘉、仙居三縣交界的大寺基和白峰尖群山中,東流經黃巖縣寧溪鎮(zhèn)、烏巖鎮(zhèn)、長潭村而至潮濟,水行山谷之中,有小坑溪、柔極溪等匯入,河床坡度大,由砂礫石組成。永寧江是靈江的支流,全長42公里,流域面積906.3平方公里,原先江寬35至300米,水深4至6米, 30噸客貨輪從縣城可達潮濟。潮濟以上一公里為永寧江的潮界區(qū),在潮濟處潮差為1~3米。由于受咸潮的影響,永寧江不但遍無灌溉之利,且經常泛濫成災。每當汛期或臺風季節(jié),海潮上漲,山洪暴發(fā),永寧江滾滾西來,又滔滔東去,這一來一去,一西一東,不知有多少肥沃土地被吞蝕,它給兩岸人民帶來了深重的災難。至今,老人們回憶起當年長潭發(fā)大水的情景,無不談“水”色變,心有余悸。長潭附近如此,永寧江下游平原及沿海地區(qū)更是遭難。那里灌溉的是咸水,吃用的也是咸水。二、三十天不下雨,河道就干枯了,土地也開裂了;連續(xù)下幾天大雨,卻又要泛濫成災。嚴重地妨礙了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
解放后,黨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視對永寧江的治理。浙江省水利廳沈石如廳長帶勘察隊在溫嶺、黃巖查勘期間,認為溫黃平原水利條件極差,必須建造—座較大的水庫,才能解決溫黃平原一百二—卜萬畝農田(包括未開墾的二十萬畝海涂)的灌溉,消除旱澇的威脅,保證農業(yè)豐收,同時解決溫嶺、黃巖、臨海地區(qū)一百三十萬畝農田電力灌溉、工農業(yè)生產和居民生活用電問題。
根據統(tǒng)計資料,永寧江流域位于臺風雨區(qū)域,雨量充沛,年平均雨量在一千六百五十毫米以上,八、九月份常受臺風侵襲,降雨量最多,將近—千毫米;年平均蒸發(fā)量為七百七十七毫米,而七、八兩月蒸發(fā)量最大,每月達—百四十五毫米。具備修造水庫的先決條件。另外,永寧江下游南北兩岸有農田 108,7萬畝(黃巖59.7萬畝,溫嶺49萬畝),是當時浙江省糧食高產區(qū)之一,其灌溉用水主要來自原河網及部分小型水庫。其·蓄水遠遠不能保證該地區(qū)豐產所需用水。尚需補充水源情況可分下列三區(qū)分述之:
1、永寧江北岸 水田4,5萬畝,抗旱能力不足40天,常受旱害,急需補充水源;
2、西江灌區(qū) 包括西江流域及臨古鄉(xiāng)一帶農田共10.3萬畝,地勢平坦,河流多,略微缺水,但農田排水受永寧江潮水頂托,有5萬畝田易受澇害;
3、金清灌區(qū) 水旱田93.9萬畝(黃巖39,9萬畝水田, 5萬畝海涂,溫嶺“萬畝水田, 8萬畝旱地),河流密布,抗旱能力46天。
根據浙江省灌溉試驗資料計算,要保證108。7萬畝農田不受旱(保證率90%)。需要總灌溉水量7.59億立米。灌區(qū)現(xiàn)有內河與小型水庫在灌溉期共可供水3.87億立米,可以由新建成或擴建中小型水庫來解決的計0.82億立米, 由引放潮水補充的計0.3億立米,尚差2.6億立米必須由水庫來解決。因此,在溫嶺、黃巖兩縣水力資源最豐富的河流一一永寧江上筑水庫,成為非常迫切的事情。
二、庫址選定
在省水利廳沈石如廳長帶領的勘察隊查勘后,浙江省人委于一九五八年三月派了一個由200多人組成的測量隊和5 0多人組成的鉆探隊到永寧江進行實地測量、鉆探,掌握了第一手材料。省水利廳工程師盧秀坦是本縣烏巖人,他對家鄉(xiāng)的山川地理了如指掌。他不惜淹沒自己的家鄉(xiāng),造福下游人民,首先提議在長潭山和伏虎山之間建造水庫大壩。測量隊和鉆探隊根據掌握的各種數(shù)據,提出了多種方案供當?shù)卣暨x比較。經過認真的推敲篩選,只有兩種方案較好,一是盧秀坦所提的方案,在長潭建水庫,在長潭至山頭舟間建渠道;二是在斷洋建水庫,在山頭舟建攔河閘,F(xiàn)將此二方案的主要指標數(shù)列如下: 項目第一方案第二方案
長潭建庫 長潭、山頭舟建渠斷洋建庫 山頭舟建閘
蓄水5.2億立米2億立米
土方工程量壩高40米土50萬立米壩高50米土40萬立米
砂卵140萬立米砂卵170萬立米
人工480萬工日(相仿)
經費877萬元(相仿)
發(fā)電裝機10000千瓦 年電量4000萬度裝機5000千瓦 年電量1500萬度
灌溉保證率90%(108.7萬畝)保證率80%(108.7萬畝)
淹沒34000畝 遷8500戶14000畝 遷3500戶
從上表可知第二方案雖可比第—方案少淹沒農田二萬畝,但不能充分保證灌溉用水,特別是考慮到今后新墾海涂以及單位面積需水量因作物產量增長而增長的情況;此外,第二方案只能發(fā)出相當于第一方案三分之一的電量,而其保證出力更遠較第一方案為少(估計第一方案5000千瓦,第二方案僅2000千瓦);加上第二方案在山頭舟建閘(該方案建新渠是要化很大工程費的)后將造成永寧江在山頭舟以下江道較嚴重的淤積惡果,影響永寧江的水道交通及加深西江灌區(qū)的澇害。因此,第一方案 (即長潭建庫,并在長潭與山頭舟之間新辟渠),比較合理,他們提出了《臺州專區(qū)行署永寧江長潭水電站工程計劃任務書》,報浙江省水利廳審批。
一九五八年七月十三日,省水利廳吳又新副廳長到實地勘察后,會同臺州地區(qū)、黃巖縣的黨政領導研究,一致同意興建,決定選取長潭山與伏虎山之間的峽谷為水庫壩址,編制了《長潭水電站工程建設設計方案》上報省水利廳,省水利廳于同年水計財字1102號文件報省人委。一九五八年八月十八日,省人委計字第1962號文批準動工興建。
在此之前,圍繞建水庫問題,黃巖當?shù)馗刹咳罕娮h論頗多,爭議激烈。不少人認為淹沒了黃巖西部重鎮(zhèn)一一烏巖鎮(zhèn),損失烏巖區(qū)三萬多畝土地是得不償失的。水庫損失土地約34000畝,年收入達238萬元;需移民8500戶,移民費用巨大;整個工程共需勞力480萬工,經費投資877萬元。但大多數(shù)人卻認為損失了庫里的土地還是值得的,這個大型水庫能蓄水5.2億立米,裝機10000千瓦,年發(fā)電4000萬度,能使溫嶺、黃巖兩縣一百余萬畝農田,平均抗旱能力達到七十天以上。同時15萬畝海涂,由于咸度高,水利設施差,無法墾種,如果利用淡水沖咸蓄淡,不久即可墾植,今后海涂發(fā)展亦需要更多的水量。水庫建成后,預計每年可增產糧食5000萬斤以上,15萬畝海涂開種,畝產1000斤,即有一億五千萬斤稻谷,年收入約一千萬元以上,水庫的損失可望在數(shù)年內收回。
景點資料
長潭水庫是浙江省一座大型水庫,建造于"大躍進"時期.
長潭水庫屬于誰
水系(水庫)位于浙江省,它是省域內的。
水系(水庫)位于臺州市,它是市域內的。
水系(水庫)位于黃巖區(qū),它是區(qū)域內的。
水庫是該水系流域內一特殊公共服務平臺,其功能服務是該流域,屬權是所在地的行政單位
從長潭水庫的主流域及支流來看,主流為永寧江,主要支流有西江,及人工輔助河流東官河與南官河(官河應該當時官員治理溫黃平原而形成的人工河流).其所在地及與之相關流域均在臺州市黃巖區(qū)內,應該其屬權為臺州市黃巖區(qū),但區(qū)級機構一般為市級機構的派出單位,屬權也可為臺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