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園,位于天津市和平區(qū)鞍山道70號(原日本租界區(qū)宮島路)。始建于1921年,占地面積約3016平米,建筑面積約1900平米,為天津市特殊保護級別的歷史風貌建筑、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靜園初名乾園,為北洋政府駐日公使陸宗輿宅邸,1929年7月—1931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攜皇后婉容、淑妃文繡于此居住,更名“靜園”,寓意“靜以養(yǎng)吾浩然之氣”。園內(nèi)建有折中主義磚木結(jié)構(gòu)樓房一座,融西班牙式和日式風格于一體,草木蔥郁,靜謐宜人,是天津租界時期庭院式私人宅邸的典型代表。2007年7月20日,整理修復后的靜園作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qū)對外開放,先后獲得“中國旅游品牌魅力景區(qū)”、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年文明號等稱號。
景點簡介
靜園,位于天津市和平區(qū)鞍山道70號(原日本租界區(qū)宮島路),建于1921年,占地面積約3016平米,建筑面積約1900平米,為天津市特殊保護級別的歷史風貌建筑、天津市文物保護單位。靜園初名乾園,為北洋政府駐日公使陸宗輿宅邸,1929年7月—1931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于此居住,更名“靜園”,寓意“靜以養(yǎng)吾浩然之氣”。園內(nèi)建有西班牙式磚木結(jié)構(gòu)樓房一座,兩側(cè)配有平房,后院建有附樓。
溥儀離津之后,靜園幾番易主,歷經(jīng)變遷,至本世紀初,靜園已住有居民45戶,院內(nèi)、樓內(nèi)搭建違章建筑600余平方米,成了名副其實的大雜院,空間狀況十分擁擠,存在嚴重的自然損壞和人為損壞現(xiàn)象。2005年10月,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整理有限責任公司對靜園進行騰遷、整理。2007年7月,整理后的靜園作為國家AAA級景區(qū)對公眾開放,并先后獲得“中國旅游品牌魅力景區(qū)”、天津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天津市科普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年文明號等稱號。
主要景點
靜園為三環(huán)套月式三道院落,即前院、后院和西側(cè)跨院。前庭院建有西班牙式二層(局部三層)磚木結(jié)構(gòu)主樓一座,西半部為通天木柱的外走廊,東半部為封閉式。一樓恢復大餐廳、小餐廳、會議室、會客室、文繡臥室等;二樓恢復祠堂,溥儀和婉容的書房、寢室等。樓內(nèi)裝修非常講究,主要房間均配置護墻板、壁櫥、博古架、書架等,裝飾風格均為依照溥儀研究專家的考證精心挑選,使游客身臨其境,真實的體會到上世紀的那段歲月。復原陳列展品依據(jù)當初擺設(shè),以清末民初的老家具、飾品為主,具有當時的時代特征。輔助陳列主要收錄與溥儀及靜園有關(guān)的器物,以及相關(guān)文字、照片資料等,以展示溥儀在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動全過程。
工作人員根據(jù)歷史文獻、圖片資料以及專家考證,加之對現(xiàn)場的深入挖掘,形成了對靜園庭院的修復方案。庭院主體采用石釘鋪地,周圍種植庭院植物,力求清雅素靜。結(jié)合現(xiàn)代的功能的需要在前院作了停車場,在庭院中心復原了水池噴泉,使其成為庭院的中心景觀。前院南墻處結(jié)合功能需要和景觀視覺美感的需要在車位處設(shè)計了景觀架。庭院植物以保留原有植物為主,移植了10余種觀賞類的喬木、灌木和花卉。
靠東面平房原為傳達室、廚房、汽車庫等。修復之后在此設(shè)有愛新覺羅·溥儀展覽館,影像資料室以及值班室等。
建筑風格
靜園主體建筑屬于折衷主義風格,帶有日本木構(gòu)建筑特點和西班牙建筑的樣式。門的結(jié)構(gòu)和材料選用具有典型的日本特色,樸素自然而簡約,然而它的緩坡屋頂、筒瓦的利用以及室內(nèi)細部裝飾則有明顯的西班牙中世紀建筑的風格。
靜園展館
溥儀展館
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保護、利用靜園的歷史人文價值,整理公司復原和仿制了部分室內(nèi)家具及生活用品,并與吉林省社會科學院開展了課題研究工作,對上千幅歷史圖片和120萬字的文史資料進行分析整理,完成了“末代皇帝溥儀在天津”展覽資料的編撰工作,建成了愛新覺羅.溥儀展覽館。
溥儀是中國歷代帝王中唯一留下了大量生平照片的人,愛新覺羅溥儀展覽館以“紫禁城的黃昏”、“津門寓公”、“出關(guān)以后”為主題,分三部分展出了有關(guān)溥儀的百余張珍貴圖片。
修復展館
末代皇帝溥儀的舊居——靜園,作為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整理有限責任公司第一幢騰遷、整理的歷史風貌建筑,歷經(jīng)為期600天的騰遷整修,完整地展示了八十年前的風采,其整理的經(jīng)驗將對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的保護利用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靜園整修展覽館以新舊對比的形式,結(jié)合部分實物資料的展示,全面翔實地記錄了靜園整理前后的狀況、整理理念和整理內(nèi)容,既有對歷史的回顧,也有對功能的定位和現(xiàn)代科技的應(yīng)用,完整地詮釋了“修舊如故,安全適用”的整理原則。
靜思的堂
在溥儀《我的前半生》中,曾經(jīng)有過這樣一段記載:“衣裳不必太講究,但是禮貌十分重要。如果喝咖啡像灌開水,拿點心當飯吃,或者叉子勺兒叮叮當當?shù)捻。那就壞了。在英國,吃點心、喝咖啡是Refreshment(恢復精神),不是吃飯……”
八十多年前,溥儀在靜園就保持著每日吃西餐、喝咖啡的習慣。如今,時光交錯,當您駐足在這里,感受歷史賦予建筑的滄桑巨變之余,何不也品上一杯咖啡,在清靜之園放松心情,思考人生。
靜安的堂
靜安堂原為溥儀圖書館,“靜安”取自國學大師王國維的“字”。
王國維(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漢族,浙江海寧鹽官鎮(zhèn)人。我國近現(xiàn)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shù)巨子,國學大師,甲骨四堂之一。王國維曾為溥儀的國學老師。
靜安堂雖小,但也望承“靜安先生”之博學和人生操守,制作和出售高品質(zhì)的文化旅游產(chǎn)品。
靜園歷史
1925年溥儀被馮玉祥攆出北京后,來到天津張園,2年后攜皇后婉容、淑妃文繡來到同街乾園居住。溥儀隨后把乾園改名為靜園,取“靜以養(yǎng)吾浩然之氣”之意。溥儀在靜園“靜觀變化、靜待時機”,繼續(xù)他荒唐的皇帝生涯,蟄伏待機,圖謀復辟滿清帝國。9.18事變后,溥儀的機會來了,他在靜園與日本特務(wù)頭子土肥原賢二密談之后,于1931年11月10晚從靜園后門悄悄溜出,秘密離開天津,到達東北,并在日本人的協(xié)助下,當上了偽滿的康德皇帝。靜園在末代帝王離開之后,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安靜之園。
新中國解放后,靜園被國家占有并作為民宅使用,院中陸續(xù)私搭亂蓋,最多時住了40多戶人家,原有的建筑風貌已不復存在,主體建筑履遭破壞。由于年久失修,建筑物內(nèi)排水管道腐蝕嚴重,經(jīng)常堵塞,造成污水外溢,環(huán)境臟亂不堪,老百姓苦不堪言。時代更替,歷史變遷,80年間靜園幾番易主,到本世紀初,這里成了住有45戶居民的大雜院!芭f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一代帝王的寓所,竟成了普通百姓的居住地。這些居民們私搭亂蓋,有很多違章建筑,原先的建筑主體也破敗不堪,原有風貌幾近不存,而且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當時的主管部門甚至把它列入了危房的行列。一代名園靜園,竟有被拆除的危險。
溥儀簡介
溥儀(1906—1967),清末代皇帝、偽“滿洲國”皇帝。姓愛新覺羅,是醇親王載灃之子。 1908年11月14日,3歲的溥儀被立為皇帝,年號“宣統(tǒng)”。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登基不滿3年的溥儀由隆裕太后代行頒布《退位詔書》,不廢帝號,仍居宮中。1917年7月1日,溥儀在張勛的奏請下復辟帝制,恢復宣統(tǒng)年號,12天后,隨著張勛的失敗而被迫退位。1924年馮玉祥等發(fā)動北京政變后,將其驅(qū)逐出宮。溥儀于1924年11月被迫退位逐出紫禁城之后,1925年2月先住天津日本租界內(nèi)的張園,1929年又遷居靜園。靜園 即“靜觀其變”,“靜待時機”之意。九一八事變爆發(fā),溥儀更幻想借助日本勢力,妄圖實現(xiàn)復辟清王朝的宿愿。時任日本天津駐軍特務(wù)頭目的土肥原賢二大校,于10月3日,夜訪靜園進行密談。會說一口流利中國話的土肥原,要求溥儀“無論如何在16日以前到達滿洲”。翌日,中國報紙上登出了溥儀和土肥原會談的新聞。并且,為了掩護溥儀出走的行動,日本軍制造了“天津事件”。 1925年2月,溥儀由日本便衣警察護送到天津日租界。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溥儀前往東北,次年3月,當上偽“滿洲國”執(zhí)政,1934年3月又改稱偽“滿洲帝國”皇帝,改元“康德”。1945年8月14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后,溥儀于8月17日逃往日本途中被蘇軍俘獲,押到西伯利亞,在集中營里關(guān)押了5年。1950年8月被蘇聯(lián)政府移交給中國政府,先后在哈爾濱和撫順兩個戰(zhàn)犯管理所關(guān)押10年。1959年12月4日經(jīng)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根據(jù)特赦令予以釋放。后任全國政協(xié)文史資料委員會專員,1964年任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1967年10月17日在北京病逝。
修復工程
2005年8月,靜園被天津市政府確定為特殊保護級別歷史風貌建筑。同年10月,天津市唯一特設(shè)的負責歷史風貌建筑騰遷、整理的國有獨資公司——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整理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保護條例》的要求,開始了對靜園保護性騰遷,2006年8月,浩大的修復工程開始了。
2007年7月20日,依據(jù)“修舊如故”,“安全適用”的原則,靜園完成了整體修復,正式對外開放。
修復后的靜園不僅維持了它舊時的風貌特征,還在功能上有所增加。除對樓體屋架進行科學加固處理外,對建筑原有的門窗、玻璃、小配件及地磚等原狀構(gòu)件也進行了妥善的保護和復原。主樓原議事廳內(nèi)的壁爐、壁燈都被精心保留下來,具有靜園特色的幾個拱券都完全采用舊料加工修復,原比利時進口玻璃同樣是精心清洗過,以保留原樣。同時,根據(jù)歷史文獻、圖片資料以及專家考證,在主樓一樓恢復了大餐廳、會議室、會客室;也恢復了二樓溥儀、婉容的起居室、書房、寢室等。室內(nèi)還依據(jù)當初的擺設(shè),以仿造的室內(nèi)家具、飾品為主復原陳列了部分展品,并輔助陳列了與溥儀有關(guān)的器物、相關(guān)文字、照片資料等,基本展示了溥儀當時在津的生活和政治活動情況。而庭院中心的水池噴泉,西側(cè)平房圖書館及其旁邊的湖山疊石、竹林景觀,西庭院的魚型噴泉、藤蘿架、游廊,也都還原成靜園當初頗具特色的景觀。
設(shè)備設(shè)施
如今的靜園可組織承辦各類商務(wù)會議、文化展覽、影視劇拍攝等;向社會各界提供展覽場地、展覽設(shè)備租賃;承接各種展覽、會議的總體設(shè)計、美術(shù)制作;組織展覽的新聞發(fā)布會以及相關(guān)媒體宣傳活動。
參觀時間
平日:全年正常開放(除夕閉館) 9:00-17:30(17:00停止入館)
票務(wù)服務(wù)
門票價格 : 全價票20元、半價票10元。
取票地址:天津市和平區(qū)鞍山道70號天津津城靜園售票處。
優(yōu)惠政策
免票政策
·70歲以上老人憑本人老年證或身份證
·殘疾人憑本人殘疾證
·殘疾軍人憑殘疾軍人證
·有成人陪伴的1.2米以下兒童(不接待無成人陪伴者;陪伴成人按規(guī)定購票)
·現(xiàn)役軍人(含武警)憑本人士官證、軍官證
半價政策
·60歲以上老年人憑本人老年證或身份證
·中小學在校生憑本人學生證(有成人陪伴者,陪伴成人按規(guī)定購票)
交通信息
乘坐下列交通工具,步行幾分鐘即可達到
A.962路-萬全道站
B.851路-鞍山道站
C.8路-甘肅路
D.3、50、600、606、631、632、643、657、673、840、850、865、867、870、906、K50等 鞍山道站
E.地鐵-鞍山道站
注意事項
1、參觀時別穿得太隨意;
2、博物館里不要大聲喧嘩;
3、展品不能亂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