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油糕
泡油糕也被稱作“泡泡油糕”,是三原縣很有名氣的傳統(tǒng)小吃,其淵源可上溯至唐代韋巨源的燒尾宴名點“見見消”。泡油糕餡是用白糖、黃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而原料面粉是用開水、大油燙熟的。用面包好餡料放到油鍋里炸,等面上一起泡便撈出來。成品色澤金黃油亮,糕面蓬松,發(fā)有大泡,吃起來綿軟甜香,入口即消。
彬縣御面
彬縣地方風(fēng)味特色面食。御面,又稱玉面、淤面,是一種有別于涼皮的面粉特制食品。以其制作方法稱為“淤面”,以其色亮如玉稱為“玉面”,以其為宮中貢品而稱為“御面”。
歷史文化
御面相傳為當(dāng)年周太王古公亶父居豳時夫人姜女所發(fā)明。姜女是《詩·大雅·綿》中盛的賢美聰慧夫人,以善于烹調(diào)著稱。后來古公亶父由豳遷岐,途經(jīng)乾縣梁山,姜女也將御面制作技藝帶到了乾縣、岐山一帶,只不過因水土關(guān)系,那里的小麥面粉做成了流傳至今的“面皮”。過了100多年,古公亶父的重孫周武王滅商建周,親自來祖地豳國朝拜,專要曾祖母創(chuàng)始、曾祖父命名的玉面吃。由此淤面又稱為“御面”。建都咸陽、長安的秦漢唐各代,彬地御面一直為宮中食品。
白吉餅與肉夾饃
白吉餅是咸陽特有的一種烤餅。制作好后,兩面餅皮粘連較松,俗稱"兩張皮"。它皮薄松脆,內(nèi)心軟綿,可單獨食用。夾上臘汁肉,則稱"臘汁肉夾膜",味道更為鮮美,因其經(jīng)濟(jì)實惠,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