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癌篩查地點:婦幼保健院、綜合醫(yī)院、有婦科門診的社區(qū)醫(yī)院。各個地方會略有不同,以當?shù)亻T診為準。
宮頸癌篩查有啥方法?
1、細胞學
細胞學篩查包括兩種制片技術:傳統(tǒng)的巴氏涂片和液基制片技術。
近 50 年來,細胞學篩查對于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率和死亡率的有效性得到了時間的檢驗。國際上子宮頸癌篩查和管理指南主要基于單獨細胞學篩查結果所提示的風險而定。但是,細胞學篩查的靈敏度還不夠理想。
2、HPV檢測
目前所有HPV檢測均為HPV高危亞型的檢測。國內外大量證據(jù)表明,HPV檢測靈敏度非常高,且HPV DNA負荷量越高,宮頸高度病變檢出率越高。
隨著 HPV 檢測技術的出現(xiàn),數(shù)據(jù)顯示其可以顯著提高細胞學的敏感性,細胞學和高危型 HPV 聯(lián)合檢測成為宮頸癌篩查的策略之一 。
3、醋酸肉眼觀察(VIA)
僅適用于在不具備細胞學和HPV檢測的地區(qū)使用。
我需要做宮頸癌篩查嗎?鑒于我國目前宮頸癌發(fā)病年齡特點,我國推薦篩查起始年齡在25~30歲,記得對號入座,定期去做宮頸癌篩查哦。
我國推薦的子宮頸癌篩查方案如下:
① 敲黑板!以上篩查方案不適用于特殊人群,如:HIV感染、免疫功能受損、既往宮頸癌及宮頸癌癌前病變史人群哦~特殊人群可能需要更頻繁的宮頸癌篩查,具體應咨詢醫(yī)生意見;
②30歲以上女性,優(yōu)先推薦細胞學檢查+HPV檢測聯(lián)合篩查;
③ 30歲以下女性,應進行單獨細胞學檢查,不推薦細胞學檢查+HPV檢測聯(lián)合篩查,因為30歲以下女性性生活較活躍,是HPV感染的高發(fā)年齡;
④ 與中國不同的是,美國宮頸癌篩查指南建議對21歲以上有性生活的女性開始進行篩查。但應該明確的是,即使有過性生活,宮頸癌篩查起始年齡都不宜過早,應至少大于21歲。因為青少年宮頸癌發(fā)病率極低,過早的篩查可能會增加其焦慮。
宮頸癌篩查前的注意事項有什么?① 有陰道炎的女性,記得等治愈后再進行細胞學檢查;
② 檢查前48小時內避免進行陰道沖洗、陰道用藥以及性生活;
③ “大姨媽”探訪期間,不宜接受檢查。等它離開3~5天之后,卻是檢查的黃金時間!
宮頸癌篩查后要注意什么嗎?
檢查結束之后,當然要記得向專業(yè)醫(yī)生咨詢檢查結果。
①如果篩查結果陰性,國內外大咖均不推薦每年篩查,因為每年1次篩查并不會顯著提高宮頸癌的檢出率;
② 若檢查結果有異常,也不要過于慌張,應當咨詢醫(yī)生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如陰道鏡檢查、宮頸活檢等),并確定下一次檢查的時間(與前述篩查方案相比,復查周期會有所縮短),建議記在小本本或手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