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大學畢業(yè)生求職的"沖刺階段",警方提醒大學生警惕目前社會上出現(xiàn)的五大"求職陷阱",避免上當受騙。
一是名曰培訓,實為騙錢。比如一些招聘單位條件誘人,不收任何抵押金、帶薪培訓等等,但一旦上崗后卻要求求職者購買本公司產(chǎn)品,提出"象征性"地收取費用。
對此,警方提醒大學生,一旦招聘人員數(shù)量極大,入職過程也極為簡單,就要提高警惕。因為這樣的招聘主要目的很可能是騙取學生的錢財。
二是先洗腦,再騙錢。某保險公司招聘,考試后一名男子站在十幾名求職者面前開始演講。一番煽動性的演講加培訓后,各位求職者基本已被洗腦,心甘情愿地交出集資款。
警方提醒大學生,如果你所接受的培訓內容跟從業(yè)技巧毫不相干,全都是企業(yè)的大好形勢,那么你就該考慮退出了。
三是跨省招工行騙,再行"打劫"。一些大學生通過網(wǎng)絡或其他形式在外地發(fā)現(xiàn)適合自己的工作,與對方聯(lián)絡后,前往企業(yè)所在地面試。結果前來接站的人常常會以借用電話或其他事由騙取求職者財物,更有甚者將求職者帶到偏僻的地方直接行搶。
警方提醒大學生,按照勞動法規(guī),跨省招生必須出具本單位所在地、縣級以上政府勞動力市場主管部門的證明。異地求職時,求職者首先應該確認用人單位的真實性,并盡量避免一個人前往。
四是先交押金,后被開除。在第一個月工作結束后,企業(yè)只付給求職者工資的一半,并稱另一半為抵押金,說離職的時候退還。此后就以沒完成工作量或其他借口將求職者開除,并扣下抵押金。
警方提醒大學生,求職者在正式上崗前就應該和用人單位談好條件,拒絕押工資作為抵押金的非法行為。
五是名義招聘,實則誘人犯罪。如果招聘者夸夸其談,反復強調招聘職位輕松、能拿高薪,很有可能是在引誘你加入傳銷、色情及其他非法機構。
警方提醒大學生,對這種騙術,只要動腦稍加思考,尤其是與我國現(xiàn)行法律和社會道德體系相違背的"高薪職位",就應有所懷疑。大學生應聘時,如果被騙子威脅恐嚇,要想辦法脫身,然后撥打110報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