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標題:農村小學如何切實有效地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的研究。
所屬學科:語文。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與目的意義。

本人是一名農村語文教師,曾于多所農村小學任教。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農村小學的口語交際訓練課程由于受時間和條件的限制,再加上任課教師不夠重視,所以基本流于形式,沒能切實有效地開展。從而導致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相當?shù)拖拢瑯O大地影響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
但本人認為:由于口語在現(xiàn)代社會交際中地位的提高和用途的增加,口語表達能力已被認為是未來新社會建設者必備的基本能力之一。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學生不僅要有新的思想和見解,而且要能在別人面前把自己的思想和見解很好地表達出來,除了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技巧外,還必須具備口才。因此,口語交際訓練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一是社會發(fā)展的迫切需要;二是培養(yǎng)建設四化人才的需要;三是全面提高語文能力的需要;四是可以促進思維的發(fā)展。
二.課題界定。
1.關鍵詞界定:
“農村小學”是指山區(qū)各地比較偏僻和條件落后的小學。
“切實”是指能真正把口語交際訓練落到實處。
“有效”是指能真正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2.課題界定。
“農村小學如何切實有效地開展口語交際訓練的研究”是指調查研究農村小學生對口語交際訓練課程的認識和誤解,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口語表達興趣,研究和學習口語表達的特點和規(guī)律,進行口語表達技能技巧的訓練,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課題支持性理論。
1.著名教育家葉圣陶老先生說:“‘語文’一名......彼此同人之意,以為口頭為‘語’,書面為‘文’,文本于語,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2 .著名童話家鄭淵潔說:“合格的老師和父母是發(fā)現(xiàn)孩子的優(yōu)點,告訴他什么地方行......讓我們共同努力,攜手共創(chuàng)孩子成功的明天!
3.鄧--同志曾給景山學校題詞:“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
四.研究目標。
通過對農村小學生口語交際訓練現(xiàn)狀地調查了解,發(fā)現(xiàn)該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的誤區(qū)和不足,從而有針對性開展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口語交際訓練的興趣,探索各種途徑,采取多種有效方法,幫助學生積累成功經驗,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讓學生從小學階段開始,就基本做到能說會寫,為他們將來走入社會,成為新時代的合格建設者打好基礎。讓每個孩子在今后面對口語交際訓練時能夠自信地說:“我能說,我會說。”
五.研究對象。
本次研究活動的對象為自己任教學科的全體學生。
六.研究內容。
1.調查研究農村小學開展口語交際訓練課程的現(xiàn)狀,找出成因,并從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角度進行分析,指導研究活動。
2.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
3.確定如何合理的利用時間來開展口語交際訓練。
4.怎樣選定恰當.適合學生發(fā)揮的口語交際題目和內容。
5進行口語表達技能技巧地訓練,切實有效地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
七.研究具體操作過程。
(一)準備階段(20XX年6月至8月)。
對學生進行深入地調查了解,研究他們對口語交際的認識和誤解,發(fā)現(xiàn)口語交際訓練課程冷清的癥結所在。
(二)實施階段(20XX年9月至20XX年5月)。
根據(jù)調查發(fā)現(xiàn)的問題,采用對應的策略與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口語交際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口語交際興趣,提升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
(三)總結階段(20XX年6月至20XX年8月)。
收集.整理研究資料,分析.歸納實驗情況,總結經驗。
(四)結題階段(20XX年8月以后)。
撰寫結題報告,上交“個人課題”研究成果。
八.研究方法。
1.調查法:通過相關調查,進行情況分析,找出農村小學口語交際訓練課程冷清的成因,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分析,來指導研究活動。
2行動研究法:以實際研究行動為主,結合個案研究,采用多種手段對課題實施情況進行記錄。
3.經驗總結法:廣泛總結廣大教師的先進教學經驗和學習經驗。
4.文獻法:搜集利用有關資料,不斷完善對課題的研究。
九.研究成果呈現(xiàn)方式。
1.課題研究結題報告。
2.專題研究論文。
3.經驗總結文章。
十。研究的組織形式。
本次研究活動屬于本人自選課題,獨立研究。
吳興庭
二零零九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