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做成事情的四大能力
有同學問我:俞老師,要想做成點事情,到底需要哪幾方面的能力?我認真想了一下,認為要把事情做成,需要四大能力。
第一種能力是獲取信任的能力。你做任何事情,都要讓人覺得你特別可靠。也就是說,你要給別人安全感。這個要求的背后其實包含了很多因素,不是單憑你聰明,或是長相好,或是做學生會干部就能做到的。這里面包含了你的人品和誠信,包含了你在關(guān)鍵時刻可以無私地幫助別人的能力。只有這些能力加在一起,才能構(gòu)成獲取他人信任的能力。
第二種能力是能夠用尊重人的方式進行溝通和交流的能力。溝通不是指你能說會道,溝通能力也不僅僅是把你的意思傳達給對方。溝通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尊重對方:你尊重別人,別人反過來也尊重你。這個前提條件非常重要,如果你不尊重他人的人格,就很容易傷害到別人,也很容易在人際關(guān)系中為自己設(shè)置障礙。今天的中國大學生將來可能成為政府官員,也可能成為企業(yè)家,當未來的你們面對其他人的時候,不管地位多高,能否與人平等地交流,能否對人表示尊重,從根本上決定了你能否取得真正的成功。一個不懂得尊重別人的人必然也不懂得尊重自己,因此一定會使自己陷入難堪的境地。
最后一種能力是判斷能力。我們有時貶低一個人時會說這個人一點兒常識都沒有,或者說這個人很“二”,實際上說的就是這個人缺乏判斷力。世界上有三種人,第一種人是危機還沒來臨,他就已經(jīng)消滅了產(chǎn)生危機的可能,抓住了機會。這種人對未來的判斷力超強,知道未來會發(fā)生什么事情。第二種人是有了危機后能夠解決危機,當機會來到眼前時能夠抓住機會。這種人對現(xiàn)實的判斷力很強。第三種人是什么人呢?這種人本來一切好好的,結(jié)果非要玩出點事情來,讓自己陷入麻煩,人生危機也就產(chǎn)生了。這種人是屬于“沒事找事型”的人,典型地缺乏判斷力。我們可以想辦法成為第一種和第二種人,但無論如何不能做第三種人。英文中有一個詞叫“timing”,翻譯成中文為“時機選擇”,即選擇做一件事情的時機。很多時候,即便你的判斷是正確的,但如果timing不對,事情的結(jié)果依然是錯誤的。所謂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事,能否恰到好處地把握這一點,就是對你判斷力的一個考驗。
要做成一些事情,除了上述的四大能力,還需要很多其他方面的能力。但如果以上四種能力基本具備了,就有了做事情的基礎(chǔ),也就能夠讓自己的人生漸行漸遠,走進更好的人生風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