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談起語文,很多同學(xué)總是問,高考語文能得多少分,學(xué)和不學(xué)有多大區(qū)別,學(xué)文言文有什么用啊等等問題,顯得很是急功近利,一知半解,若你答曰學(xué)語文能獲得教養(yǎng)提高人生的境界,你則有可能看到一張帶著敬畏又似不屑,甚至夾雜一些猥瑣的臉。
諸位老師切莫詫異,今日之社會已非昨日之社會,何況孟子對莊王談王道不也是繞了一個很大的圈子才得以實現(xiàn)的嘛。我們不該如此莊重的談學(xué)語文啊。
不錯,學(xué)語文是可以獲得教養(yǎng),是可以提升人生境界,是可以改變?nèi)松|(zhì)量,是可以增加自身幸福?墒悄阋e出合適的例子啊,要一般人都能體驗或想象,最好是伸手可抓,切不可如大同社會一樣虛無縹緲。
此可為生活中人人可得之快樂,可是偏偏只有極少數(shù)人可得,為何?再如看一部經(jīng)典的電影,有些人看后大呼不值,有些人也只是從一兩低俗處得一笑,有些人則心領(lǐng)神會,甚至回味一生?梢,欲享受生活,必先懂得生活,懂都不懂,何談快樂?
有人一生不讀書,他僅生活在以自己為圓心的方圓四五百米的小世界里,上上班,打打牌,玩玩游戲,張家長李家短的滿足窺視和發(fā)泄的欲望,一輩子也只能是個井底之蛙。
有些人讀過很多書,他見過古希臘恢弘的建筑,讓人嘆為觀止的人文景觀,神秘莫測的神靈和英雄人物,丑陋而兇殘的怪物,善良而勇敢的人們……他走入故事,親歷故事,又從那個古老而神奇的世界走出,仿佛曾活過一生。他從古埃及走來,他從未來的火星走來,他從巴厘島走來,他從撒哈拉大沙漠走來,他從非洲叢林走來,他從百慕大走來,他從白雪皚皚的南極走來,他從烈日炎炎的赤道走來,他從北極的冰下走來,他從珠穆朗瑪高峰走來……他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但是他卻經(jīng)歷了上下幾千幾萬年,游覽了很多人想象中都沒有的地方。如此多姿多彩的一生,可以稱得上是千萬人人生的總和。是我們可悲呢,還是這個人可羨?如去羨慕此人,豈不可悲?如連羨慕都不懂,豈不更加可悲?
對個人而言,膚淺的看,學(xué)語文與否對人的快樂和幸福有很大的影響。而我們往往不知。就社會而言,當(dāng)今之社會仍為輕文之社會,此實屬社會之急功近利。
就人類前行的歷史而言,科技可以算得上是帆,而人文精神則是舵,是燈塔?茖W(xué)探知宇宙等自然奧妙,更好的為社會經(jīng)濟(jì)發(fā)展服務(wù),人文則可探知人類精神的奧妙,為人類之幸福未來確保方向?茖W(xué)是把雙刃劍,而人文必然指向人之真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