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子,一個冷漠的平面,或擺在梳妝臺,或鑲在墻上,或裝在女子的手袋里,冷靜無息,靜觀塵世滄海桑田。斯攬照人,安然映射。鏡子純粹、精確而客觀,它不會因富貴讓你容貌姣好,也不會因貧困丑化你容顏。皺紋、雀斑,蒼老、憂傷……任何細節(jié)鏡子都會如實相告,從不相瞞。
也許正因為此,人類才對鏡子那么依賴,因而鏡子也才開始動容和深刻起來。
李師師病危攬鏡入懷,鏡涼如月,留不住昔日繁華青春,瘦竹的手指抹不去眼角的冰涼,沒有聲音,與鏡子里病容黃花對望,心靈深處必定在回映以前的麗質(zhì)容貌,嘆謂似水流年的紅顏,此刻鏡子照出的是無限感傷,無盡憂慮。
現(xiàn)今各行各業(yè)都裝有儀容鏡,它照出的是自信,是對社會對他人的尊重。校園也是這樣,每天上課之前,老師們總要對著儀容鏡,很細致地打量著它映射出來的自我,理理本不凌亂的頭發(fā),拉拉已經(jīng)整潔的衣服,咧開嘴,看看牙齒縫里是否還卡有殘菜,而后神情煥發(fā)、氣定神怡走向教室,開始津津授課。
新學(xué)期伊始,學(xué)校配置了新辦公桌,特意給每個教師配了一面方形的小鏡子,精致、透明,后面的卡片上寫著:“我們幸福,因為我們可以愛更多的孩子!泵看握甄R,這句話便會讓人頓生母性的心境和情懷,于是,鏡中的人便格外真實,格外溫存起來,此時的鏡子如一泓水,深奧、幽玄,對著它,四目相接,除了完成最基本的外表修整,便開始了心靈的洗滌——
躬耕孩子心田,期待田肥苗壯,心境必然要明亮,樂觀,向上,像陽光一般,把鮮嫩的綠葉帶給學(xué)生,讓生命的花朵隨同暖陽一起綻放;站在教室的門外,使勁抖抖身子,把所有個人和家庭的煩惱與痛苦統(tǒng)統(tǒng)留下,讓浪花般的激情流進課堂,駕馭著藍天,駕馭著碧海,駕馭著和風(fēng)細雨,駕馭著美麗人間,讓花開在經(jīng)意和不經(jīng)意的贊賞里;像深谷中的溪水寧靜以至遠,在涓涓緩流中經(jīng)常提醒自己,是人之師表,處處嚴格要求自己,思想敦厚而超前,在功名、金錢之外行至“曲徑通幽處”,聽雨打芭蕉,把心交給靈秀的芭蕉葉和快活的雨滴,使生命的價值在那一抹清綠中延續(xù)和提升……
以己為鏡,在同鏡子交流的同時,也用心審視自己,微笑著去面對教育中的困難種種,感受清幽淡雅的幸福,我想這才是學(xué)校送鏡子給老師的良苦用心吧。
鏡子,一個冷漠的平面,擺在老師的桌上美麗生動、悠遠曠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