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tǒng)的土家族宴席十分講究,最少必須有十碗,其中必須有八碗是扣菜(即將肉或者其它菜整齊擺放碗底,再裝入配料,放入蒸籠中蒸熟后,再翻過來盛入大碗中,其菜色香味俱全,整齊飽滿地扣在碗中,名曰扣菜。)扣菜必須有扣豬肉,扣肉是肥瘦兼有的大片肉和可口的配菜做成;有扣蒸肉,扣蒸肉是用五花肉配合細(xì)包谷面做成;有扣肉糕、扣圓子、扣瘦肉、扣豬舌頭耳朵等。
另外還要有頭子菜和湯菜。頭子菜實(shí)際上是一道由十余種菜混合在一起的炒菜,象征圓滿喜慶。盛用的碗特別大,故而名曰頭子菜。湯菜大多為各類火鍋、懶豆腐、綠豆湯等。懶豆腐(又名合渣),是土家族人最喜歡吃的一種湯菜。是用黃豆磨成漿,不去渣,不放石膏,加新鮮菜葉做成的。土家山寨中自古流傳著“面飯懶豆腐,草鞋家績布”的說法。面飯(即包谷飯)、懶豆腐是土家族人最普通最喜愛的食品,在人們?yōu)橹具^剩,肥胖發(fā)愁的今天,被公認(rèn)為美容瘦身、調(diào)節(jié)口味的最佳健康食品。
土家族宴席中必須有糕有圓子,稱為糕圓席。是比較隆重的宴面。糕和圓子有單用魚做的或魚肉混合做的,沒有魚就全用肉做。糕的表面點(diǎn)綴蛋黃和少許紅色食品,五彩繽紛,象征前途光明。用肉、魚、或者豆腐、糯米做的圓子,象征圓圓滿滿、團(tuán)團(tuán)圓圓。
土家宴席中必須有豆腐。豆腐菜肴有煎豆腐和用油炸成金黃色的豆腐角子等。以豆腐的顏色和形狀,象征著正大光明、清清白白,歡迎四方賓客。
土家族宴席以豬肉為主,輔以羊、雞、鴨、魚等肉食。一種肉食為一個“頭”,“頭”越多說明葷菜越多,宴席檔次越高。
土家族人好吃辣味和臘味,也就是辣椒和臘肉。辣味中的特色菜有炒醡辣椒(用紅辣椒末和包谷面混合后用泡菜壇子腌制而成)、醡辣椒炒肉、醡辣椒炒土豆片等。臘味中的特色菜有臘蹄子火鍋、香腸、青椒炒臘座墩子肉等。
土家族還有一道最具特色的菜就是抬格子,是在宰殺年豬時做的。以肥瘦相間的新鮮豬肉混合包谷面、蘿卜絲、南瓜、土豆等,用大木格子(即蒸籠)蒸至香熟軟爛后,抬到桌上,中間放置一碗炒熟的血恍子(即豬血)?腿藗儑婪质,團(tuán)團(tuán)圓圓,其樂融融。
土家族人善于吸收外來飲食文化精華,F(xiàn)在土家族菜肴的烹制、盛菜的用具都吸收了很多好的外來經(jīng)驗。如過去講十碗八扣,用的是碗,而現(xiàn)在都改用盤子。盛菜用具變了,部分菜的形狀有所變化,但菜的風(fēng)味特色沒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