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馬相如與卓文君之私奔篇
司馬相如一曲“鳳求凰”,卓文君傾心相許。琴音者,知音也。一個“懂”字,包含了所有,這讓我想起了高山流水的俞伯牙和鐘子期。當(dāng)?shù)弥悠诘乃烙嵑,伯牙在子期墳前摔碎了古琴,從此“此曲終兮不復(fù)彈,三尺瑤琴為君死”。大千世界,知音難覓,兩個人能夠相遇并心意相通,這是怎樣的緣分?一個人一生,能遇上這世上唯一的知己,何其有幸?
古人有“以文會友,比武招親”,前者互相懂得,后者興趣相投,可謂是靈魂知己,神仙美眷。古人云:“士為知己者死”。能互許生死的,無論是朋友,還是愛人,必然是因為一個“知”字作為基礎(chǔ)和前提。但是私奔事件,無論是史上,還是現(xiàn)實生活中,雖然并不鮮見,然而,流傳至今的,這卻是唯一的佳話。
古代三妻四妾是一件多么平常的事情,風(fēng)流韻事更是傳為美談。但為什么又有“陳世美”這樣的故事流傳了下來呢?可見,在當(dāng)時人們的觀念里,心分成幾等份是大家所能接受和認(rèn)同的,唯一不能容忍的是遺棄。所幸的是,卓文君一首《白頭吟》,讓司馬相如回心轉(zhuǎn)意。一封數(shù)字詩的回信,讓司馬相如重燃愛慕之情,并為之深深地感動。只是才情如卓文君,這世上的女子又能有幾人?
通常故事最后的結(jié)尾,是公主和王子永遠(yuǎn)的生活在一起!坝肋h(yuǎn)在一起”,天長地久,地老天荒的愛情見證。這小小的瑕疵,中間的插曲,又算得了什么呢?重要的是,不管是曾經(jīng)的貧困,還是后來的富貴,最后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永結(jié)百年之好!皥(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美滿結(jié)局,才是這段佳話的意義所在。中國人講究圓滿,有情人終成眷屬,正是團(tuán)圓的象征,人們對堅貞愛情的向往,也有了一個永遠(yuǎn)的歸宿。
在封建社會里,男女結(jié)婚憑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幸福更多的是碰運氣。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到了今天,戀愛自由,婚姻自主,每個人都有選擇幸福的權(quán)利,和更多幸福的機會。只是,我們青春年少的時候,總是單純的以為有愛就足夠了。漸漸地,經(jīng)歷的事情多了,人也變得成熟,也知道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對愛情和婚姻的選擇多了一份理智。
相愛是前提,現(xiàn)實卻是殘酷的,未來有著太多的不可預(yù)知。人都說相愛容易相處難,私奔卻意味著眾叛親離。私奔之前,如果父母反對,不妨聽聽父母反對的理由。不妨多想想,你是否真的有非她不娶,非他不嫁的決心,信心和勇氣,你們是否真的合適一起走下去?私奔不可怕,可怕的是,奔來奔去,奔到最后只剩下一個人,卻還要獨自承受世俗的眼光,面對帶給親人的傷害。
走,我們?nèi)ニ奖。或許皆大歡喜,亦或慘淡收場。但每個人的一生,總會有一個想要與他《她》私奔的人;蛟S,不一定有緣有份,但耿耿于懷的,恰恰是那一份緣淺情深!
鳳求凰
司馬相如
鳳兮鳳兮歸故鄉(xiāng),遨游四海求其皇。
時未遇兮無所將,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艷淑女在閨房,室邇?nèi)隋诙疚夷c。
何緣交頸為鴛鴦,胡頡頏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從我棲,得托孳尾永為妃。
交情通意心和諧,中夜相從知者誰?
雙翼俱起翻高飛,無感我思使余悲。
楚調(diào)曲·白頭吟
卓文君
皚如山上雪,蛟若云間月。
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
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
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
凄凄復(fù)凄凄,嫁娶不須啼。
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
竹竿何裊裊,魚尾何徙徙。
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 ?
數(shù)字詩:一別之后,二地相思,只說三、四月,誰知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不可傳,九連環(huán)從中折斷,十里長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萬般無奈把郎怨。萬語千言說不完,百般無聊,十倚欄,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圓人不圓,七月半焚香秉燭問蒼天,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五月榴花紅似火,偏遇陣陣?yán)溆隄不ǘ耍脑妈凌松袋S,我欲對鏡心意亂,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zhuǎn),飄零零,二月風(fēng)箏線兒斷,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為女來我為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