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蕃曲”、“胡樂”,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調(diào)”。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資治通鑒》)
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zhàn)國策》)
見義不為,非勇也。(論語)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劉基)
近水樓臺先得月,向陽花木易為春。(蘇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傅玄)
鏡破不改光,蘭死不改香。(孟郊)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 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諸葛亮《后出師表》)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論語)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孔子)
君子憂道不憂貧。(論語)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地生連理木,水出并 頭蓮。
落紅滿地胭脂冷,休辜負了良辰美景。
我相思為他,他相思為我,從今后兩下里相思都較可。
玉容寂寞梨花朵,胭脂淺淡櫻桃顆,這相思何時是可?
風月天邊有,人間好事無。
其聲壯,似鐵騎刀槍冗冗;其聲幽,似落花流水溶溶;其聲高,似風清月朗鶴唳空;其聲低, 似聽兒女語,小窗中,喁喁。
有美人兮,見之不忘。一日不見兮,思之如狂。鳳飛翩翩兮,四海求凰。無奈佳人兮,不在東墻。張弦代語兮,欲訴衷腸。何時見許兮,慰我彷徨?愿言配德兮,攜手相將!不得于飛兮,使我淪亡。
一字字更長漏永,一聲聲衣寬帶松。別恨離愁,變成一弄。
一個睡昏昏不待觀經(jīng)史,一個意懸懸懶去拈針線;一個絲桐上調(diào)弄出離恨譜,一個花箋上刪抹成斷腸詩;一個筆下寫幽情,一個弦上傳心事:兩下里都一樣害相思。
羅衣不奈五更寒,愁無限,寂寞淚闌干。
那一片聽琴心清露月明間。
昨日秋千院宇深沉;花有陰,月有陰,
眉彎遠山鋪翠,眼橫秋水無塵,體若凝酥,腰如嫩柳,
不如不遇傾城色”
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簽著坐的,蹙愁眉死臨侵地。
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