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連州市慧光寺
慧光寺原名光孝寺,又稱萬壽寺、報恩寺。二00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經(jīng)省民宗委粵民宗行政審批[2007]26號文《關于同意設立連州市慧光寺的批復》正式命名為慧光寺;酃馑挛挥谶B州市區(qū)慧光路慧光塔側(cè)。始建于南北朝宋泰始七年(公元471年),北宋嘉佑六年僧法辯重建,明朝嘉靖二十二年僧普化又重建,清朝道光十年再重建。慧光寺主殿左側(cè)為慧光法堂,堂后為數(shù)十楹方丈禪房。上有羅漢堂、華嚴閣,旁有香積廚,中造浮圖十余丈,置銀纓舍利。
9、連州大東山旅游溫泉度假村
距離廣州3.5小時,深圳5小時車程。廣東清遠市大東山溫泉位于連州市區(qū)東北面約35公里的朝天鎮(zhèn)大東山自然保護區(qū)內(nèi)。來到山口,只見林深木茂,清澈的山溪從林中穿過,溯澗而上不遠,是一條古老的鐵索橋橫跨奔流溪澗,與澗邊的溪石、兩岸的綠樹,構(gòu)成一幅山溪小橋圖景。小心翼翼走過鐵索僑,在對岸的山坡上,一條熱氣騰騰的小溪穿過叢林山石匯入山澗,這就是大東山特有的山上溫泉。 溫泉屬于梳打型礦泉水質(zhì),含多種有益元素,由于尚待開發(fā),這里保持著天然的狀態(tài)。
8、慧光塔
連州慧光塔,位于連州市慧光路南端慧光公園內(nèi),始于南北朝宋泰始四年(公元468年),具有1500多年歷史,是我國較古老的磚塔之一,是省重點保護文物,具有較高的歷史、科學和藝術價值。從連州市有關部門獲悉,在國務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連州市慧光塔成為清遠市首處國家文物保護單位。由于歷經(jīng)了千百年的風雨洗刷,加上地質(zhì)變化,慧光塔發(fā)生了傾斜,目前塔身傾斜值達1.07米,因而從1985年至今,慧光塔被眾多媒體稱為“東方斜塔”。
7、連州市古華寺
古華寺從大路邊鎮(zhèn)的107國道旁的加油站(大路邊二中)到古華寺約4千米,這是一條全是上山的小水泥路,彎道多坡度陡。該寺于2001年由老比丘尼釋堅偉師父負責籌資重新修建,現(xiàn)已建有大雄寶殿、韋馱殿、彌勒殿、鐘樓、客堂、寮房以及佛像等設施,現(xiàn)有寺眾4人,住持是釋持德師父,古華寺已成為連州周邊佛教信眾朝拜之地。古華寺的建筑群依山而建,大雄寶殿很宏偉,頗有氣派,彌勒殿、鐘樓、客堂是黃墻綠瓦。古華寺是尼姑庵,現(xiàn)不收門票,也許是處在深山里,游人不多,只是一些大家庭式(女游客多)的游人來拜佛還愿。
6、潭嶺水庫
潭嶺水庫是連州市境內(nèi)唯一大型水庫,是廣東省海拔最高,落差最大(460米 )的水庫,水資源豐富,蓄水量大,水質(zhì)良好,庫區(qū)內(nèi)沒有工業(yè)和生活污染,符合生活用水標準,可以作為自來水廠清潔水源。潭嶺水庫被譽為“天湖”,水庫水資源豐富,蓄水量大,水庫總庫容1.765億m3,正常庫容1.48億m3。
5、連州湟川三峽漂流
湟川三峽位于連州市區(qū)南面,是珠江流域北江水系的主要支流,起源于星子紅巖山,流經(jīng)連州、陽山、英德,在連江口匯入北江。湟川三峽多美景,湟川文化更悠久。湟川三峽位于連州市連州鎮(zhèn)與龍?zhí)舵?zhèn)之間,全長20多公里,分龍泉峽、楞伽峽和羊跳峽,兩岸茂林修竹、山花爛漫。瀑布一幅接一幅,似簾,似練,似玉帶;山勢收縮如刀切之齊;水勢逼仄如束薪之急。坐在船上,仰而觀峽,俯而觀灘,心目不暇。湟川之美,僅歷代騷人墨客贊嘆不已。唐代詩人劉禹錫貶任連州刺史,留下“剡溪若問連州事,惟有青山畫不如”的詩句。
4、連州市湟川三峽-龍?zhí)抖燃賲^(qū)
連州龍?zhí)渡鷳B(tài)旅游度假區(qū)是清遠市連州愛地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投資開發(fā)建設的一個旅游項目將在原湟川三峽景區(qū)的基礎上,結(jié)合九陂鎮(zhèn)政府轄地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合理的改造,以“和”文化為主題的特色生態(tài)旅游度假區(qū)?傄(guī)劃用地2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
3、清遠市湟川三峽-龍?zhí)段幕鷳B(tài)旅游區(qū)
連州龍?zhí)渡鷳B(tài)旅游度假區(qū)是清遠市連州愛地旅游發(fā)展有限公司投資開發(fā)建設的一個旅游項目將在原湟川三峽景區(qū)的基礎上,結(jié)合九陂鎮(zhèn)政府轄地進行科學的規(guī)劃,合理的改造,以“和”文化為主題的特色生態(tài)旅游度假區(qū)?傄(guī)劃用地24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計劃投資人民幣1.5億元。分三個階段建設。其中一期規(guī)劃用地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4萬平方米,主要包括停車場、餐飲區(qū)、瑤族篝火晚會表演區(qū)、度假區(qū)、夜游湟川三峽等項目。
2、清遠市連州福山景區(qū)
連州福山景區(qū)位于連州市中部保安鎮(zhèn),從G107國道清連高速或S114省道可到達保安鎮(zhèn)。距連州市區(qū)15公里。是道教七十二福地之第四十九福地。福山寺始建于南北朝梁中大通三年,初名廖仙觀,后改稱清虛觀,又名福山寺。后經(jīng)抗戰(zhàn)和文革多處遭損毀,1985年重修。福山“三峰尖秀,高一百三十丈,峰戀環(huán)抱,松檜蔥郁!鄙絻(nèi)有八、九百年樹齡的甜椎、苦椎樹30多棵,其中有全國最大的紅椎樹。為道家天下七十二福地之第四十九福地,是粵北湘南道教的洞天福地,歷來被認為是乾坤秀萃之所、仙靈之宅。
1、清遠市連州地下河旅游景區(qū)
連州地下河位于粵西北連州市內(nèi),是一處巧奪天工的亞熱帶喀斯特地貌的典型巨型天然石灰?guī)r溶洞,因為洞口廣闊,仿佛一個大嘴巴,所以當?shù)鼐用穹Q之為大口巖。1986年初探,1988年正式對外開放。它以其神秘瑰麗的石鐘乳及洞穴暗河而馳名中外。又因為溶洞內(nèi)四季氣溫保持在18℃左右,空氣清新,冬暖夏涼,又被稱為旅游避暑的圣地。景區(qū)于2011年8月被國家旅游局評為AAAAA級旅游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