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松林古寺
松林古寺,位于潮城意溪鎮(zhèn)郊之松林峰山麓。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挖東溪時,在原寺址前低洼處出土韋馱菩薩石像一尊、圓形石墩一座,上刻“開山會堂和尚”六字清晰可見,現(xiàn)供于寺中,故有稱開山寺者?傮w建筑布局大致為五部分,中軸線為山門、金剛殿、天五殿、圓通寶殿、大雄寶殿、藏經(jīng)樓;東側:東長廊、地藏殿、鐘樓、客堂、齋堂、僧舍、佛教文化中心樓、五百羅漢堂;西側:西長廊、伽藍殿、鼓樓、僧舍、念佛堂、普同塔、敬老院;山門前配套:東、西雙石塔、放生池、曲徑、涼亭、橋、牌坊、寺道,廣場配套等。
9、潮州市淡浮收藏院
淡浮收藏院是潮州新八景之一,是自然景觀、建筑景觀、文化景觀交融,集文物收藏、文化交流、觀光休閑于一體的文化旅游景區(qū)。該院是泰國潮籍僑領郭豐源先生倡建,坐落潮州古城,依托于硯峰翠綠,韓山韓水滋潤了一方熱土,也成了現(xiàn)代潮州另一座獨具特色的文化地標。淡浮收藏院背靠硯峰山主峰,前臨夏湖,兩側山巒拱護。遠眺韓江如帶,古城如畫,眾山來朝,猶如一幅可賞、可品的水墨畫。該院是泰國潮籍僑領郭豐源先生倡建,坐落潮州古城,依托于硯峰翠綠,韓山韓水滋潤了一方熱土,也成了現(xiàn)代潮州另一座獨具特色的文化地標。
8、別峰古寺
別峰古寺位于廣東潮州市意溪鎮(zhèn)橡埔鄉(xiāng)別峰山東面,坐東面西。原名天湖寺。距離市區(qū)東北5公里,由崔道亮創(chuàng)于明代(1368―1644),1684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吳良驥重建,1862年(同治元年)由余慶社重修,并題額“別峰古寺”。自1983年至2001年,先后由住持釋弘廉、釋信愿募資重修、擴建,并開辟水泥路面寬大的公路直通寺前。該寺總建筑面積約2000平方米,分為山門、大門、圓通寶殿(即菩薩正殿)、兩廂(東為壽光寶殿,西為祖師殿)、藏經(jīng)閣(二層樓,每層200平方米),亭3座,放生池一個。
7、孝禪寺
孝禪寺,在意溪鎮(zhèn)頭塘村,清代順治18年潮州知府吳穎、海陽縣知縣王運元、郡人梁應龍、謝元汴、翁如麟、蔡元同、高僧澄心建,命名孝禪庵?滴跄觊g郡人太史楊鐘岳建前座。抗日戰(zhàn)爭時,庵已殘破,香火斷絕,1982年潮城善信略事修葺,并於前座塑觀音像,后座塑華嚴三圣;1988年澳門鄭士彥捐資重建大殿;1990-1992年潮州城中眾善信續(xù)捐建兩廂巷,分別為祖堂、齋堂、僧舍、庫房,易名孝禪寺,寺前再建放生池、照墻,已具一定規(guī)模。住持釋性清。
6、許駙馬府
許駙馬府在市區(qū)中山路葡萄巷東府埕4號。為北宋宋英宗皇帝之女德安公主之駙馬許玨的府第。該府第始建于宋英宗治平年間。歷代屢有維修,但至今仍較好地保留了始建年代的平面布局及特色。駙馬府,座北朝南偏東8度,面寬42米,進深47米,建筑面積約 1800平方米。主體建筑為三進五間。首進與后座均帶插山廳、房合為九間。中廳東西圍屋帶從厝廳、房及書齋。上廳的后面有橫貫全宅的后院,主體的三進與插山構成“工字”格局,圍屋隱伏于中座兩旁山墻外,形成獨廳、獨院、獨天井之獨特設置。
5、南巖寺(廣東省潮州市)
廣東潮州南巖寺位于廣東潮州市葫蘆山西麓,前對西湖,碧波蕩漾。山上有一天然巖洞,左近巨石突兀。唐宋以來,文人雅士多游此地,詠詩作賦,題刻於石。原稱“南巖”,也稱“西巖”,明萬歷二十二年(1594)邑人章日慎辟其地,天啟四年(1624)邑人拔貢陳廷策創(chuàng)佛寺,1987年僧若勤(1915―1988.二.廿二)募巨資重建,名“南巖寺”,為古城名勝之一,F(xiàn)任方丈寬燦法師,七十歲,廣東省潮州人,一九八一年出家,師從若勤法師。
4、潮州市紫蓮森林度假村景區(qū)
潮州紫蓮森林度假村位于廣東省潮州市的東北部,鳳凰山東南方,距離潮州市區(qū)約16公里。這里依山就勢,觀仁者之山,傍智者之水,得天獨厚,是一處恬靜、秀美的自然生態(tài)旅游區(qū)。潮州紫蓮山是畬民族祖地、中國烏龍茶民茶之鄉(xiāng)潮州鳳凰山的重要一脈。紫蓮山巒疊峰峙,形若紫蓮綻放。清晨百鳥迎瑞氣,傍晚林海納祥光,春夏漫游,如處云端,秋冬登高,步移景換,儼若世外桃源,神仙境界。
3、潮州市韓文公祠景區(qū)
韓文公祠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紀念唐代文學家韓愈的祠廟。位于城區(qū)東面的韓江東岸、筆架山中峰“雙旌石”下。筆架山或稱東山,又因韓愈而稱韓山。韓祠主體建筑分前后二進,古樸典雅,肅穆端莊。祠內(nèi)梁間遍掛名家題寫匾額,沿壁則環(huán)列歷代碑刻40面,其中不乏書法珍品和研究專訪文史的珍貴資料。2006年05月25日,韓文公祠作為明至清時期古建筑,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潮州開元寺
開元寺位于廣東省潮州市開元路。前身為荔峰寺,元代稱“開元萬壽禪寺”,明代成“開元鎮(zhèn)國禪寺”,清代以后“開元鎮(zhèn)國禪寺”與“開元寺”并稱,加額“萬壽宮”,俗稱開元寺一直沿用至今。該寺自建立以來,歷代均有維修。原占地100畝,現(xiàn)存20.3畝,一向為歷朝祝福君主、宣講官府律令之所。以地方寬敞、殿閣壯觀、圣像莊嚴、文物眾多、香火鼎盛而名聞遐邇,為粵東地區(qū)第一古剎,有“百萬人家福地,三千世界叢林”之美譽。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寺院。2001年6月25日,開元寺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潮州市廣濟橋文物旅游景區(qū)
廣濟橋位于廣東省潮州市古城東門外,橫跨韓江,聯(lián)結東西兩岸,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區(qū)著名文物旅游勝地,也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濟橋始建于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歷史悠久。并與趙州橋、洛陽橋、盧溝橋并稱為“中國四大古橋”。橋面古香古色,橋身橫跨韓江,并集梁橋、拱橋和浮橋于一體,結構十分特殊,堪稱我國橋梁世上的孤例,被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站在韓江江邊便能感受到廣濟橋的恢弘氣勢,兩邊為石墩,橋墩上建有精美的樓臺亭閣,中間由18座古浮橋相連,梁舟結合,剛柔相濟,在上面走一走,別有一番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