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砥洎城
砥洎城是華北地區(qū)現存尚好的明代民居代表、建筑史上的稀缺實物資料。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城東13公里處的潤城鎮(zhèn)西北隅,當地百姓俗稱之寨上,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砥洎城,建筑在一座小山咀上,其南接村鎮(zhèn),北臨沁河,三面環(huán)水,呈半島狀。遠望其城,堅如磐石的砥柱挺立中流,故名砥洎城。2006年,砥洎城成功申請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9、開福寺
開福寺是國家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開福寺原稱文殊寺,始建于北齊,金大定年間改稱福嚴寺,元至正初年改稱開福寺。現存獻殿、大雄寶殿和戲臺,其中獻殿為金代遺構,大雄寶殿為元代建筑,戲臺為明代建筑。獻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斗?為五鋪作單抄單下昂,梁架結構為四椽?對后乳?用三柱。大雄寶殿面闊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戲臺面闊三間,進深五椽,單檐懸山頂。開福寺原為三進院,現存大雄寶殿、獻殿、戲臺,占地面積1095┫,建筑面積500平方米。
8、陽城縣海會寺
海會寺亦名龍泉寺是國務院2006年5月公布的第六批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城東北15公里大橋村西,為陽城縣境內主要寺院之一。該寺創(chuàng)建于唐,初名郭峪院,唐昭宗乾寧元年(894年)賴賜名額為“龍泉寺”,后歷代重修,增修,規(guī)模宏大,明清之遐邇聞名。景區(qū)內先存古建有建于后梁龍德二年的舍利塔;建于嘉靖、隆慶年間的如來塔。有重建于明成化十五年的大雄寶殿。另外還有鐘鼓樓、四大天王殿、藥師殿、毗盧閣、十閻王殿、臥佛殿、觀音殿、文武圣神殿。
7、孫文龍紀念館
孫文龍紀念館座落于山西晉城市陽城縣河北鎮(zhèn)孤堆底村孤山腳下,距城30里許,交通便利,生態(tài)優(yōu)美,風景秀麗,鐘靈毓秀。孤山平地而起,形狀與雞蛋酷似,孤臥獨立,傲視蒼穹!周圍群山環(huán)抱,水繞田連,青松翠柏,鳥語花香,景情相融。紀念館依山拓建,紅墻碧瓦,莊嚴肅穆,十余處景觀依次錯落點綴其中。館內資料齊全,布置井然有序;將軍部長題詞,名家賢士墨寶,耳目一新;品蓮池中,蓮花白如玉;贊君屏上,梅、蘭、竹、菊手跡香;長達千米的碑林,堪稱獨創(chuàng)!館內圖文并茂,基地真人真事,實物實展,啟迪心智,色彩傳奇。
6、陽城莽河獼猴自然保護區(qū)
陽城蟒河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山西省東南部,中條山東端的陽城縣境內。是以保護獼猴和亞熱帶植被為主的森林和野生動物類型自然保護區(qū),1998年經國務院批準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保護區(qū)東西長15公里,南北寬9公里,總面積5573公頃。該保護區(qū)享有“山西省動植物資源寶庫”美稱。區(qū)內奇峰異石、飛瀑流泉形狀各異,星羅棋布,映襯出如詩如畫的蟒河風光,秀美別致的自然景觀,被譽為“華北一絕,山西桂林”。
5、郭峪村古建筑群
郭峪村古建筑群是2006年6月國務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zhèn)墾城村旁。郭峪村古建筑群位于山西省陽城縣北留鎮(zhèn)墾城村旁。郭峪村由郭峪、侍郎寨、黑沙坡三部分組成。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為抵御流寇侵擾修郭峪城,東門為正門,瀕臨樊溪河谷,門洞上書“景陽”故郭峪村又稱景陽城。村西南有水門叫“水西門”,是為防洪而修建的。村中街道南北(偏西南)向,分前街、中街、后街三段,呈街巷網絡。自古文風興盛,唐至消考取功名者達八十多人。
4、陳廷敬故居
陳廷敬故居是2013年3月國務院公布的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故居由內城和外城兩部分組成,內城為明代建筑,是陳氏家族的故居,城墻周長466.55米,占地11565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城墻、河山樓、藏兵洞、陳氏宗祠、樹德居、世德居、容山公府、御史府及麒麟院等。外城為清代建筑,是陳廷敬的私邸。城墻周長313.75米,占地11583平方米。主要建筑有相府、書房、花園、管家院、內宅、城墻、御書樓及功德牌坊等。陳廷敬墓位于皇城村北2000米處靜坪山上,占地16000平方米。
3、陽城天宮王府景區(qū)
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天官王府,是明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官至刑、戶、吏三部尚書,曾輔佐明王朝達四十年之久的重臣王國光及其家族數代相承建造的大型官居建筑群,距今已有近500年的歷史,為是國家AAAA級景區(qū)。景區(qū)所在地上莊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被古建專家稱為古村落保護的杰出典范,有“中國明代第一村”、“中國民居第一村”和“中華民居博物館”之美稱,周邊景點有;鬯隆⒕排、郭裕古城等。
2、陽城蟒河風景區(qū)
蟒河風景區(qū)位于山西晉城市陽城縣南33公里的桑林鄉(xiāng),面積58平方公里,境內有獼猴、大鯢(娃娃魚)、麝、金貓、金雕、金錢豹、大黑蝴蝶和山白樹、領春木、青檀、蘭草、山萸樹、紅豆杉等珍稀動植物。是保護獼猴和亞熱帶植被為主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區(qū)風冬暖夏涼,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4℃,森林覆蓋率在80%以上,有“山西動植物資源寶庫”之美譽。特別是保護區(qū)內的獼猴,屬我國自然地理分布的最北限。全長10公里的地面鈣化景觀,被地質學者稱為中國東部惟一的鈣化型峽谷奇觀。
1、山西晉城皇城相府生態(tài)文化旅游區(qū)
皇城相府是國家AAAAA級景區(qū),位于山西省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zhèn);食窍喔偯娣e3.6萬平方米,是清文淵閣大學士兼吏部尚書加三級、《康熙字典》總閱官、康熙皇帝35年經筵講師陳廷敬的故居,其由內城、外城、紫蕓阡等部分組成,御書樓金碧輝煌,中道莊巍峨壯觀,斗筑居府院連綿,河山樓雄偉險峻,藏兵洞層疊奇妙,是一處罕見的明清兩代城堡式官宦住宅建筑群,被專家譽為“中國北方第一文化巨族之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