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武漢市中山艦博物館
武漢中山艦博物館坐落于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qū)金口街的中山艦旅游區(qū)核心景區(qū),總規(guī)劃面積3.3平方公里,主要由中山艦核心景區(qū)、杜家海游樂區(qū)、民俗風貌區(qū)、軍事游覽區(qū)、旅游產業(yè)區(qū)等5大板塊組成。館內建有中山艦艦體陳列、史跡基本陳列、出水文物陳列展及多功能放映廳,還將復原中山艦駕駛艙,復原孫中山、宋慶齡曾居過的船長室供游人參觀。陳列館采用通透的玻璃設計,艦型鋼結構骨架顯現(xiàn)磅礴氣勢。
14、鄂州市博物館
鄂州市博物館前身系創(chuàng)辦于1953年的西山文物陳列室;1959年7月籌建鄂城縣地志博物館,館設城關城隍廟;1961年和圖書館一起并入文化館(即三館合一);1978年3月,從文化館分離、成立鄂城縣博物館,1983年建市后改稱鄂州市博物館。鄂州市博物館是政府設立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既承擔著配合市內建設工程開展文物調查勘探、考古發(fā)掘的重要任務,又肩負著文物征集保管、陳列宣傳、科學研究和開發(fā)利用以及對全市文物保護單位進行管理等歷史使命。
13、孝感市博物館
孝感市博物館位于湖北省孝感市城站路87號。2002年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下達文物征集專項經費10萬元,以此資金先后在社會上征集石器、銅器、玉器、漆木器、瓷器等珍貴文物數(shù)十件。如西漢彩繪人物漆圓盒,東周“韓王列侯自制用劍”等。同時兼顧晚期傳世文物的征集,如諸窯的青瓷瓶、碗、盤等。幾年來先后征集各時期各類文物200余件,使一些具有科學藝術價值的文物及時得到了保護!缎⒏谐鐾廖奈镪惲小芬酝ㄊ逢惲行问,展出孝感市七縣、市、區(qū)近二十多年來出土、征集的歷史文物。
12、黃岡市博物館
黃岡博物館省級文化名城――黃州,于1957年興建。1958年董必武親筆題寫了館名,F(xiàn)有館藏文物總計40981件(套),其中,一級文物19件(套),二級文物19件(套),三級文物962件(套)。長期以來,黃岡博物館承擔著全市地下文物的調查、勘探和發(fā)掘工作。在配合國家和地方經濟建設中,特別是在京九鐵路、武麻高速、武英高速、武合鐵路等重大項目中,做了大量的文物保護工作,發(fā)掘了數(shù)百件價值較高的珍貴文物。
11、荊門市博物館
荊門市博物館屬省轄市級的社會科學類綜合性博物館,集文物保護、征集、收藏、研究、展示于一體,系統(tǒng)收藏中國古代、近現(xiàn)代、當代珍貴文物。常設三個基本陳列:“包山楚墓出土文物陳列”、“戰(zhàn)國女尸及郭店楚簡展覽”、“精品文物展覽”。常年舉辦各類主題鮮明、形式新穎、內容豐富多彩的臨時展覽,向公眾全面展示與宣傳荊門的歷史文化,傳遞多元的文化信息。2000年、2002年被省委、省政府公布為“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湖北省國防教育基地”。荊門市博物館行政上隸屬于荊門市文化體育和新聞出版局,副縣級事業(yè)單位。
10、武漢革命博物館
武漢革命博物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紅巷13號,由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澤東舊居紀念館、陳潭秋烈士紀念館和武昌起義門管理所合并,2000年11月正式成立。武漢革命博物館現(xiàn)有藏書3000余冊;照片底片資料10000余張;文字資料3000余份;復制件1300余件;文物原件594件。有毛澤東1927年撰寫的《中國佃農生活舉例》、農講所編印的《規(guī)約》、學生佩帶的《證章》,有周恩來、董必武、張平化等領導人的題字、題詞。有黃興、鄧演達、陳潭秋、夏明翰、包惠僧、等用過的實物,均為珍貴的革命文物。
9、隨州市博物館
隨州市新博物館位于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大道中段西側,是一座集文物收藏、科學研究、文物展覽及編鐘演奏于一體的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隨州市新博物館位于湖北省隨州市擂鼓墩大道中段西側風景宜人的厥水河畔。與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擂鼓墩古墓群”毗鄰。距離市中心約1公里,館舍由展廳、文物庫房和輔助用房三部分構成。建筑面積9636平方米,其中:陳列樓7000平方米,文物庫房2000平方米,編鐘演奏廳300平方米,其他建筑336平方米。
8、襄陽市博物館
襄陽市博物館位于湖北省襄陽市襄城區(qū)北街1號,成立于1975年,2008年12月28日遷至現(xiàn)址并正式對外免費開放。襄陽市博物館館舍占地面積4202平方米,建筑面積9739平方米,展廳面積3200平方米,庫房面積1200平方米。以基本陳列、臨時陳列為基礎,館藏文物包括金銀器、青銅器、陶瓷器、玉石器、漆木器、古字畫、碑帖墓志、石刻木雕等。襄陽市博物館是湖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3年4月,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7、宜昌博物館
宜昌博物館位于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大道115號,該館前身是1980年4月成立的宜昌地區(qū)博物館,1992年4月宜昌地市合并,更名為宜昌博物館。新館舍于1993年8月建成并對社會開放。宜昌博物館,建檔的三峽宜昌地區(qū)內出土文物藏品17035件,藏品有陶瓷器、青銅器、玉石器、金銀器、漆木器、書畫等。館藏精美文物曾先后到香港、臺灣、巴黎及廣東省展出。博物館周邊景觀從布局、鋪裝、綠化種植上都呈現(xiàn)出四周向中心聚集的動態(tài)效果,由松至緊、由疏至密、會合到中央聚攏上升,最終形成整個博物館建筑。
6、黃石市博物館
黃石市博物館,黃石第一個博物館,1979年10月1日建成開館,一直是以銅綠山古礦冶遺址考古發(fā)掘成果為基本陳列。充分展示了古代高超的采礦和冶煉技術,反映了這一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獨特的地方文化特色。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受當時規(guī)劃的局限性和地理位置影響,黃石博物館一直難以發(fā)揮其收藏、陳列、研究的作用。直至1999年黃石市政府正式立項新建黃石博物館,選址黃石市團城山人民廣場東側,2004年12月28日正式開工,2008年12月29日新館落成典禮,并對公眾免費開放。
5、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武昌蛇山南麓的閱馬場北端,占地面積28畝,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紀念館主體建筑為二層紅色樓房,因此又稱“紅樓”。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成功后,革命黨人進駐這里,成立了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發(fā)布了第一號布告,宣布廢除清廷封建君主專制,建立中華民國,結束了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這里珍藏大量文物和文學、照片資料。2017年5月18日,晉級第三批國家一級博物館。
4、十堰市博物館
十堰市博物館位于十堰市北京北路91號,毗鄰柳林小學,市財政局、土地局、體育中心、美術館、市政府接待中心。博物館建設投資9000余萬元,占地面積35畝,建筑面積11000平方米,分為陳列展覽區(qū)、綜合服務區(qū)兩大部分。博物館是一個綜合性的博物館,隸屬于十堰市文化體育局的副縣級二級單位。2007年,十堰市博物館新館全面建成,十堰市博物館正式遷址北京北路91號新館,加掛“湖北南水北調博物館”牌子,并對外開放。
3、荊州博物館
荊州博物館位于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qū)荊中路166號,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占地4.8萬平方米。始建于1958年,館舍占地面積5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達2.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11000多平方米。荊州博物館有館藏文物13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492件套。荊州博物館配合各項工程建設,發(fā)掘出土珍貴文物12萬余件。1994年經國家文物局專家評選,該館榮獲中國地市級“十佳博物館之首”的稱號。2008年5月,荊州博物館被列入國家一級博物館名單。
2、武漢博物館
武漢博物館位于湖北省武漢市漢口區(qū)青年路373號。2001年10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偨ㄖ娣e17834平方米,陳列面積6000平方米,庫房面積4000平方米。武漢博物館是一座集文物收藏、學術科研、宣傳教育、文化交流以及休閑娛樂諸功能于一體的現(xiàn)代化綜合性博物館。截至2016年,武漢博物館共有藏品10萬余件,涉及陶瓷、青銅器、書畫、玉器、竹木牙雕、琺瑯器、印章等眾多種類。武漢博物館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2008年5月,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1、湖北省博物館
湖北省博物館籌建于1953年,坐落于武漢東湖風景區(qū),占地面積81909平方米,建筑面積49611平方米,展廳面積13427平方米,有中國規(guī)模最大的古樂器陳列館。湖北省博物館是全國八家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之一、國家一級博物館、出土木漆器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qū),也是湖北省規(guī)模最大、藏品最為豐富、科研實力最強的國家級綜合性博物館。1960年,時任國家副主席董必武來館視察,并親筆題寫?zhàn)^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