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玉溪市博物館
玉溪博物館,毗鄰紅塔大酒店和聶耳公園,還境優(yōu)美,交通便捷,是玉溪市集收藏、陳列、科研以及對外宣傳交流為一體的綜合性、多功能大型博物館。玉溪博物館設有古生物廳、新舊石器廳、青銅器廳、瓷器廳、書畫廳、近現(xiàn)代史廳、文化藝術廳、煙草廳等八個基本陳列和一個臨時展廳,展覽面積5000多平方米。目前已完成瓷器廳、書畫廳兩個基本陳列,瓷器廳展出以中國元明時期生產(chǎn)青花瓷器的重要窯口--玉溪窯為化表的云南青花瓷器精品,主要有虎鈕堆貼人物青罐、青花纏枝牡丹紋罐和漁藻紋玉壺春瓶等。
14、云南茶文化博物館
云南省茶文化博物館是云南省級茶文化專項博物館,是云南茶文化對外宣傳的公益窗口。主要展覽館藏的云南普洱茶、茶具、并為參觀博物館的游客提供云南普洱茶茶藝、茶文化知識和互動體驗。 公益性的展覽云南老茶、茶具、茶歷史等。承擔為云南省宣傳云南茶文化、為到訪的來賓提供云南普洱茶免費品茗、茶藝表演、普洱茶知識交流。是為到訪云南、有品茗或送禮需求的游客提供的,品茗和購買真正的云南普洱茶的正規(guī)文化宣傳窗口。
13、大理州博物館
大理白族自治州博物館位于大理市下關洱河南路8號,始建于1986年,是云南省第一家建成的州立博物館。占地面積50畝,總面積8800平方米,展出平面面積4600平方米,綠化面積14000平方米。該館完全符合當今世界新型的設計標準,建筑布局采用了對稱形式。建筑材料和裝飾手法基本按白族民間傳統(tǒng)工藝來要求,突出了濃郁的地方民族風格。整個建筑群渾然一體,本身就是一座龐大的白族建筑藝術景觀。
12、云南鐵路博物館
云南鐵路博物館位于昆明市北京路913號,利用昆明火車北站的候車室建立而成,2004年開館,主要展示昆明鐵路發(fā)展歷史,特別是米軌鐵路文物。博物館建筑面積7963平方米,布展面積5155平方米,收藏或展示文物、文獻萬余件,其中一級文物8件、二級文物10件、三級文物123件。濃縮了云南鐵路百年風雨歷程。因其獨特的歷史和文化價值,被命名為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國鐵路和云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以及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2017年12月,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營地名單。
11、尋甸柯渡紅軍長征紀念館
紅軍長征柯渡紀念館位于昆明市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柯渡鎮(zhèn)丹桂村,該館是為紀念紅軍長征而修建的。該館主要包括中央紅軍總部長征駐地舊址、總參謀部作戰(zhàn)室、毛澤東、周恩來、劉伯承、朱德等同志長征路居丹桂村的休息室及烈士遺物。展館內(nèi)運用多媒體聲光手段,以影片、視頻等方式真實再現(xiàn)當年紅軍長征史事,并將當年紅軍使用過的馬燈、草鞋等實物陳列布展。1983年紀念館被省政府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2年被確定為省近、現(xiàn)代史及國慶教育基地,1997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云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10、國殤墓園紀念館
1996年被國務院列入“全國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騰沖國殤墓園位于云南騰沖西南1千米的疊水河畔小團坡下,占地80余畝,1945年7月7日落成,是全國建立最早、規(guī)模最宏大的國軍抗日烈士陵園,騰沖國殤墓園李根源倡導修建。整個國殤墓園以小團坡為起點,在其東北向的中軸線上,建有"攻克騰沖陣亡將士紀念塔"、"騰沖戰(zhàn)區(qū)抗日烈士墓"、"抗日英烈紀念堂" 及墓園大門。2017年12月2日,入選“第二批中國20世紀建筑遺產(chǎn)”。
9、云南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
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江川縣境內(nèi),1994年秋建成開館,里面陳列著七十年代出土并轟動世界的“;€~案”等珍貴文物,還能承擔修復、整理和復制文物的任務,是全國第一個功能較齊全的青銅器專業(yè)博物館。該博物館公有8個展廳,其中青銅展廳集中陳列展出了館藏2000余件文物中的279件。它們按功能和用途分為生產(chǎn)類、生活類、軍事類、舞蹈類、裝飾類,現(xiàn)開放有兩個青銅器展廳和一個書畫展廳。書畫展廳主要陳列的是當代江川籍書畫家的作品以及曾參觀過博物館的一些知名人士的書畫作品。
8、迪慶州博物館
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于1997年9月建成開館,老館位于建塘鎮(zhèn)逸夫小學旁,總占地面積2338平方米。2007年9月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搬遷到位于香格里拉縣城獨克宗古城月光廣場旁。2009年初,經(jīng)國家文物局評定公布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為國家三級博物館。迪慶藏族自治州博物館新館于2006年籌建,2007年9月開館。為了營造博物館事業(yè)發(fā)展的環(huán)境,中共迪慶州委州人民政府把作為迪慶州建州五十周年獻禮的博物館從原址搬遷到位于香格里拉縣城的獨克宗古城月光廣場旁。
7、元謀縣元謀人博物館
元謀人陳列館內(nèi)收藏文物394件,古生物化石245件。陳列館展廳分三個部分:人類起源、元謀古猿、元謀史前文化。第一部分以全國出土的古猿、古人類化石資料為主,展示人類起源與演化的相關科學知識。第二部分以外遠古猿、祿豐古猿、元謀古猿化石資料為主,反映古猿演化成人的過程,以及云南特別是元謀在人類起源與演化歷史中的地位。第三部分以舊石器時代文化、細石器文化及新石器時代文化的遺物、遺跡為主,反映了人類社會史前歷史發(fā)展的各個階段。
6、祿豐縣恐龍博物館
祿豐縣恐龍博物館位于云南省祿豐縣金山鎮(zhèn),是一座綜合性博物館,1991年正式開館,以收藏、保護、研究、展出祿豐地區(qū)發(fā)現(xiàn)和出土的恐龍化石、古生物化石、歷史文物為主要工作內(nèi)容。陳列布展以“立足藏品,突出個性”為宗旨,以博物館的特色藏品“祿豐恐龍”化石、國內(nèi)獨一無二的明代金銅造像群、祿豐元明青花瓷器為依托進行專題展出,博物館的常設展廳有恐龍廳、古生物廳、金銅造像廳、祿豐青花瓷器廳和祿豐歷史文物廳。
5、昆明市博物館
昆明市博物館在昆明市拓東路南側的古幢公園內(nèi),有一座寬敞明亮的大廳,正中屹立著被譽為我國古代雕刻藝術珍品的宋代大理國經(jīng)幢。因所在地為過去的地藏寺舊址,故名“地藏寺經(jīng)幢”,俗稱“古幢”。后來地藏寺倒塌,古幢長期埋沒地下。1919年古幢從地藏寺廢墟出土,即以其絕世的精美震驚中外,引起“中外人士奔走摩挲”,被譽為“東方絕世稀有之美術!”歷史學家方國瑜教授評價古幢為“滇中藝術,此極品也!”
4、昆明動物博物館
昆明動物博物館位于云南省昆明市教場東路32號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園區(qū),籌建于1959年初,于2006年11月正式對公眾開放,是一家動物專題博物館,占地面積為1885平方米,建筑面積7350平方米。儲藏區(qū)包括獸類庫、鳥類庫、兩棲爬行庫、魚類庫和昆蟲庫。標本館現(xiàn)館藏各類動物標本逾70萬號,涵蓋了云南“動物王國”和臨近省區(qū)幾乎所有生態(tài)類型的動物標本。館藏標本中不乏如金絲猴、懶猴、大熊貓、金斑喙鳳蝶等珍稀種類,凸顯了其在收集世界生物多樣性熱點區(qū)域的中國西南地區(qū)豐富的生物多樣性標本的優(yōu)勢和特色。
3、楚雄州博物館
楚雄州博物館位于楚雄市南門外,占地近60畝,總建筑面積11200平方米。分序廳、古生物廳、歷史文物廳、民族廳、中共楚雄州地方黨史廳、書畫廳、動植物標本廳7個展廳,12個展室,展廳面積7000多平方米,展出各類文物8400余件。楚雄州博物館于1993年6月破土興建,1995年7月建成開館,位于州府鹿城南端。其設計和建筑充分利用坡地高差,依山布局。將彝族民居與現(xiàn)代建筑風格設計融合,既突出濃郁的地方民族特色,又體現(xiàn)出現(xiàn)代建筑的宏偉氣勢,是楚雄市標志性建筑之一。
2、云南民族博物館
云南民族博物館與滇池邊的云南民族村相鄰,距昆明市區(qū)約9公里。這時云南各少數(shù)民族歷史文化最集中的收藏于展示場所,也是東南亞最大的民族博物館。這里展出的各類展品達萬余件,分《云南少數(shù)民族社會形態(tài)··改革與發(fā)展》、《云南少數(shù)民族生態(tài)產(chǎn)業(yè)》、《云南少數(shù)民族紡織工藝和服飾藝術》、《云南少數(shù)民族民間美術》、《云南少數(shù)民族節(jié)慶樂舞》、《云南少數(shù)民族手工藝品》、《云南少數(shù)民族古籍文獻》和《奇石珍寶》等8個專題,在16個展廳里展出,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1、云南省博物館
云南省博物館是一座綜合性的博物館,創(chuàng)建于1951年。館內(nèi)現(xiàn)有以下9個部門,分別是:擔負藏品收藏與保護的保管部;承擔向社會公眾介紹宣傳博物館展覽的社會教育部;主管文物鑒定和文物征集的鑒定站;編輯出版館刊《云南文物》及收藏各類書刊和信息資料等等。2007年6月,云南省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工作先進集體”稱號;2007年,云南省博物館還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十五家重點博物館”之一;2008年5月18日開始,云南省博物館對外永久性免費開放,現(xiàn)為國家一級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