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方驥之
方驥之(·~1197),字德振,號文邰,惠來都人(原籍福建莆田)。從小勤奮攻讀,深受儒學薰陶,有“生以救時,死以明道”之志。生性豪放耿直。
宋淳熙十年(1183)以蔭生授潮陽縣尉,不久改任縣丞。在職期間,廉明正直,克己奉公。曾因公務(wù)到惠來都,見其地平疇沃野,遂教當?shù)厝嗣耖_拓荒地,得田數(shù)百頃。宋慶元三年(1197)奉調(diào)東莞任縣尉,潮陽人民多方挽留,不得如愿,乃刻“去思碑”以記懷念之情。
9、陳夢龍
陳夢龍(·~1279),字五齋,南宋大坭都江心村(今潮陽縣田心村)人。少有大志,講求氣節(jié)。宋開慶元年(1259)考中進士,任湖北石首縣主簿。曾向朝廷陳奏改革州府司法的建議。職間,元兵逼境,在御敵問題上,與守將意見不合,棄官歸家閑居。景炎元年(1276)九月,元軍進攻福建,宋帝趙罡及衛(wèi)王趙咼等逃上海船,傳檄召集各地義兵勤王。陳夢龍獻出全部家財,作為糧餉,募集數(shù)百壯士前往救援。他奉命收編潮州一帶各種地方武裝,但遭到劇盜劉興及陳懿(宋都統(tǒng),于景炎二年八月叛變降元)兄弟五人(稱五虎)的抗拒。遂與眾鄉(xiāng)紳敦請少保文天祥率兵至潮陽制服抗拒者,再招撫余眾。祥興元年(1278)十一月,文天祥于和平斬劉興,攻陳懿。懿逃走,充當元軍都統(tǒng)帥張弘范的向?qū),引元兵抄捷徑突襲已移師海豐城北五坡嶺的文天祥部。文天祥不幸被俘。祥興二年(1279)正月初六日,陳夢龍為救文天祥,伏兵于?,伺機截劫,搶救不遂,夢龍戰(zhàn)死于古堤上。
8、傅海峰
傅海峰,1983年8月23日出生于廣東揭陽。中國羽毛球隊男子雙打運動員。
7、謝正蒙
謝正蒙(1563~1631),字子圣,號中吉,明代惠來都華謝村(今華湖鎮(zhèn)華謝村)人。生于嘉靖四十一年十二月初四日,自幼警慧好學。萬歷八年(1580年)為邑庠生。自學于“仙井古巖”,請鄒元標、何喬遠二先生講正學(儒學)。萬歷十六年(1588)戊子,與邑人林世賞、汪巨瀚、方一位同科中舉。時二十七歲。
6、孫淑偉
孫淑偉,男,前中國跳水運動員。中國男子跳水奧運會歷史上第一枚金牌獲得者。中國首個男子跳水“三冠王”。1991年被《世界游泳》雜志評為最年輕的男子最佳運動員。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男子十米臺冠軍,創(chuàng)中國奧運跳水歷史上男子第一枚金牌記錄。1993年被評為中國十佳運動員。1998年澳大利亞游泳世錦賽和田亮搭檔獲得雙人十米臺冠軍。2001退役后,被國家隊領(lǐng)隊周繼紅“破格”召回國家隊執(zhí)掌教鞭,給從各省上來集訓(xùn)的新人當教練。
5、方廷蘭
方廷蘭(1572~1629),字華畹,明時惠來都隴頭里(今東隴鎮(zhèn)寄隴村)人。父早逝家貧,故而奮志教學,養(yǎng)活他的母親。
4、陳光世
陳光世(1518~1586),字復(fù)振,號雪坡,明龍溪都岐石里(今岐石鎮(zhèn)岐石村)人。祖陳原父,原籍福建莆田人,南宋時任海豐縣令,至梅峰居士,卜居岐石。數(shù)傳至仁凱,生四子,光世排行第四。
3、陳國龍
陳國龍,又名滿春、景云、國煥、煥新,1906年4月5日生于廣東省普寧縣下架山和察村。由于家貧,陳國龍13歲才入學讀書,先后在村里育俊和下架山登瀛學校就讀。由于他勤奮刻苦,學習成績優(yōu)異,1924年,獲得鄉(xiāng)中公蒸獎學金和親友資助得以進普寧第二中學讀書。這期間,他認真學習革命書刊,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思想覺悟提高很快。1926年6月,他接受中共普寧黨組織交給任務(wù),在普寧的湯坑等地以教書為掩護,在農(nóng)村中宣傳發(fā)動農(nóng)民成立農(nóng)會,開展反帝反封建的農(nóng)-動。他的家鄉(xiāng)原是個封建堡壘,但在他的串-動下,建立了和寮村農(nóng)民協(xié)會,向土豪劣紳開展斗爭。
2、林學賢
林學賢(·~1646),龍溪都謝塘村(今大南山華僑農(nóng)場謝塘村)人。原籍福建漳浦,明天啟年間(1621~1627),父林肖吾流寓龍溪都魯陽村,佃耕蔡氏莊田,居龍溪都謝塘村。學賢遂同家人定居于此,過著佃農(nóng)生活。
1、曾習經(jīng)
曾習經(jīng),字剛甫,號蟄庵,清揭陽縣霖田都湖鎮(zhèn)(今屬揭西縣)人。其先祖原籍福建莆田,后遷居揭陽棉湖。其父曾中孚,武生,官至藍翎把總。曾習經(jīng)生于清同治六年(1867)。兄弟四人,排行第三。其家庭教育嚴格,兄弟"習禮于庭,揖讓升降皆中矩度"。曾習經(jīng)少時頗有天資,刻苦學習,從其兄曾述經(jīng)就讀。光緒十四年(1888),兩廣總督張之洞在廣州創(chuàng)辦廣雅書院,在兩廣各府州縣選拔人才到廣雅書院深造,曾述經(jīng)、曾習經(jīng)同被選中。曾習經(jīng)在廣雅書院"百學無不窺",尤其在詩作上徘惻醉人,為院長梁鼎芬所賞識。其后曾習經(jīng)轉(zhuǎn)讀學風更為活潑的學海堂,與梁啟超、麥盂華同窗交誼甚深,常與梁啟超到潮州會館通宵煮茗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