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哈 | 爾 | 濱
哈爾濱人露財,愛穿愛喝愛面子愛交朋友,與工作比起來他們更會享受;總想掙大錢不屑掙小錢;此次中央 ” 振興東北 ” 國策應(yīng)該能造就更多的工作機會,并提升工作熱情。
【電視時間】多,生活在室內(nèi)的時間相對較多。
【快餐店】少(這不是東北菜的風格)。
【步行速度】慢,女人要展示男人要養(yǎng)眼。
【酒精度】高,不喝會被人當狗熊踢出去,喝了會被人當爛泥拖出去。據(jù)說,哈爾濱人一年光喝啤酒扔下的“易拉罐”就可以造三座松花江大橋了。
【作息時間】休息比工作多;全國 21 個城市的居民生活節(jié)奏調(diào)查顯示,與上海的生活節(jié)奏比,哈爾濱人每天慢了1.8小時。
【上班時間逛街人氣】一般,與氣候有關(guān)。
【跳槽頻率】低,因為好工作機會不多。
【身體運動量】尚佳;至少夏天有街頭露天舞會、周末有太陽島野游、冬天有滑雪溜冰。
【手機通話狀態(tài)】閑聊型。
【婚戀狀況】戀愛高消費,結(jié)婚高消費,“素婚”少。
4.廈 | 門
悠閑生活節(jié)奏并不妨礙廈門成為中國城市競爭力強勁的城市;廈門有天時地利和充分的開放度與外向度;當然,更有大海和生活。
【電視時間】多,廈門人有本土觀念,與此相應(yīng)的是年輕人不太愿到外鄉(xiāng)就業(yè)。
【快餐店】少(海鮮排檔不算)。
【步行速度】慢,這里有全國數(shù)一數(shù)二的漫步環(huán)境。
【酒精度】不高,廈門酒風溫和,規(guī)矩是“敬酒的干杯,被敬的隨意”,本地把酒當藥,有俗語“小酒小人參 ”,有時也行酒令劃拳,但基本不濫飲濫醉。
【作息時間】按部就班。
【上班時間逛街人氣】偏少,因為人口本不多,節(jié)奏松弛如鼓浪嶼若隱若現(xiàn)的鋼琴聲。
【跳槽頻率】一般,因為工作競勝的野心較淡。
【身體運動量】正常,因為有余暇。
【手機通話狀態(tài)】工作與閑聊。
【婚戀狀況】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型,不過激,不眼高手低。
3.成 | 都
以生活魅力榮登中國第四城,號稱是“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 :;有娛樂精神,消費欲強過創(chuàng)業(yè)欲;邊吃邊喝邊工作,或者吃吃喝喝就是工作。
【電視時間】少,因為打麻將和泡茶館時間多。
【快餐店】少(無所不在的排檔和麻辣燙不算)。
【步行速度】慢,所以買車也只買小小型的車就夠。
【酒精度】高,微醺在此是一種生活美好的狀態(tài)。
【作息時間】保守的時間表,但經(jīng)常不準時。
【上班時間逛街人氣】旺,感覺是全城在輪班逛街。
【跳槽頻率】低,但有不少人跳槽離開這里到更忙碌的城市去。
【身體運動量】少,打麻將不應(yīng)該算吧·
【手機通話狀態(tài)】更像一種時尚。
【婚戀狀況】擅于調(diào)情,享受戀愛,不忘婚姻。
2.拉 | 薩
想在西藏尋找人生轉(zhuǎn)機和變局的人都來到了這里;它的藏族風情與宗教氣氛令人覺得工作是一種俗務(wù);從拉薩回去后許多人辭職了。
【電視時間】趨于零――人們多在八角街和轉(zhuǎn)經(jīng)輪前吸氧。
【快餐店】無(路邊的酥油茶排檔不算)。
【步行速度】隨便走,多數(shù)人沒有急切的動機。
【酒精度】偏高,這里的酒風也不是蓋的,且飲酒驅(qū)寒。
【作息時間】不定,但極端個人主義。
【上班時間逛街人氣】沒有上班時間,出門不是爬山就是逛街。
【跳槽頻率】來之前是零,離去后是90%。
【身體運動量】少;因為缺氧。
【手機通話狀態(tài)】可有可無,一則信號不太好,二則另有世面可見。
【婚戀狀況】游人中偶爾有一兩對驢友成戀人。
1.麗 | 江
對逃離都市的人而言,這里是田園;對迷戀夜生活的人而言,這里也是都市;麗江與工作無關(guān),與心情有關(guān)。
【電視時間】零或無窮,在這里,誰還需要電視呢·要么開著,不看。
【快餐店】無。
【步行速度】用“走”字都夸張了,應(yīng)該叫“遛達”。
【酒精度】66 度以下,各種度數(shù)、各種酒都喝。
【作息時間】晚九朝五。
【上班時間逛街人氣】一半人專門負責上班,另一半人專門負責逛街。
【跳槽頻率】零,本地人全是不跳槽的,外地人根本就不工作。
【身體運動量】如果伸懶腰和劃拳也算的話。
【手機通話狀態(tài)】總是在大談特談理想、心情、抉擇和享受。
【婚戀狀況】艷遇多過失戀,即使你什么人都沒愛上,這里的時光也是柔軟的。
中國最懶的城市
5.上 | 海
國際性都會的口號刺激著上海人的腎上腺,全國乃至全球都有工作族在上海淘金;上海人工作第一消費第二,在積極投資與奢侈品消費方面他們同樣精明,但過高房價易使它們見財化水。
【電視時間】少,少于上網(wǎng)和打電話,多于看報紙和看熱鬧。
【快餐店】多,這與城中便利店的增長與覆蓋成正比,而便利店的覆蓋已達到三步一亭、五步一崗的地步了。
【步行速度】快,幾乎沒有閑人,只有游人和路過的人。
【酒精度】偏低,這個城市追求的是優(yōu)雅而非沉醉,而最旺的夜場是新天地,那里的酒總是洋味多于酒味。
【作息時間】保守的時間表,以工作為重。
【上班時間逛街人氣】旺,浦東除外,那兒基本是城市的工作間,而南京路上的人群恐怕只有一場暴雨或非典才能驅(qū)趕。
【跳槽頻率】高,上海人樂于充電和求發(fā)展,這山望得那山高。
【身體運動量】少,事實上,上海從來不是競技運動的大市。
【手機通話狀態(tài)】多用于工作和預約見面,且經(jīng)常以座機和伊妹兒代替。
【婚戀狀況】有門戶觀念地嫁,有條件地娶。上海人在婚姻觀念上的保守和崇洋是很突出的,至今仍在乎上海戶口、出身;而上海男人四點鐘去菜場買菜則構(gòu)成經(jīng)典好男人形象。
4.廣 | 州
小變中變大變?yōu)閺V州帶來更多工作機會,房地產(chǎn)發(fā)達而且樓價讓人踮起腳來夠得著;你感到自由,沒有人關(guān)心你的隱私,每個人的生活都很忙碌;你感到不自由,為上班和塞車而煩惱,想做老板和自由職業(yè)者。
【電視時間】少,因為很多人要加班,另外廣州的平面媒體實在是發(fā)達并且實惠,每天都有看報紙。
【快餐店】多,基本上是為兩個極端的社區(qū)配套服務(wù):一是浩大的城中村人群;二是白領(lǐng)辦公社區(qū)。
【步行速度】慢,因為沒有良好的步行空間,講效率的人都打的或坐地鐵了。
【酒精度】偏低;不像北方,這里沒人勸你一定要喝的。
【作息時間】保守的時間表,但還算多元化,事實上睡得晚起得也晚。
【上班時間逛街人氣】旺,在幾個購物中心和步行街,大部分閑人是學生、SOHO、沒工作或找工作的人。
【跳槽頻率】高,因為總有新公司要招人,總有薪水更勝一籌的工作機會。
【身體運動量】偏少,健身方式經(jīng)常以食補代替,這是一個有時間煲湯喝湯、沒時間上健身房運動鍛煉身體的城市,珠江邊的晨練是老年人的天下。
【婚戀狀況】維持現(xiàn)狀的人比結(jié)婚和離婚的人都多,貪玩,不重形式重質(zhì)量。
3.深 | 圳
處于創(chuàng)業(yè)的平臺期和消費的高潮期;工作的忙碌來源于城市發(fā)展的慣性勢能和高消費的要求;休閑成為工作的減壓閥;相當多厭于按時上班的人群選擇開自己的小型公司、店鋪或工作室。
【電視時間】不多,因為夜生活豐富;而愛看電視者,一則香港頻道構(gòu)成吸引,二則想學粵語,三則想忘記現(xiàn)實壓力。
【快餐店】多,外賣幾乎“侵略”了所有的寫字樓,以致發(fā)展到在網(wǎng)上建立了“深圳快餐網(wǎng)”,并有快餐店著手進行英國權(quán)威機構(gòu)BSI的ISO9002和國內(nèi)衛(wèi)生和環(huán)保權(quán)威機構(gòu)的環(huán)保ISO14000認證,以爭奪深圳快餐配送第一品牌之名頭。
【步行速度】一向以快為傲,但現(xiàn)在算慢了,因為太過擁擠了,市民在街上少不了無法忍受走路太慢的人堵在前面的“人行道之怒”。
【酒精度】高,這里是北方和南方血統(tǒng)的混合體,北方人能喝,南方人敢喝。
【作息時間】類似香港的朝九晚五,但夜生活要占用大把睡眠時間,事實上這個城市缺睡。
【上班時間逛街人氣】旺,因為本城工作形態(tài)太多。
【跳槽頻率】高,因為工作機會多。
【身體運動量】私家車狂增,個人運動量偏少,亞健康狀態(tài)流行。
【手機通話狀態(tài)】煲電話粥的現(xiàn)象普遍;手機成為情感寄托的通道;工作必備。
【婚戀狀況】女多男少,男懶娶女恨嫁,情人多過夫妻。
2.蘇 | 州
‘吸引外資全國第一’是對打工者致命的吸引,它的世界工廠地位正在撼動珠三角的東莞和深圳,亦是旅游目的地;工作是這個城市發(fā)展的理由,計件工資是大多數(shù)人的發(fā)展后盾。
【電視時間】多,電視在這里是大多數(shù)工薪族的精神食糧之一。
【快餐店】多,但多不過工廠的食堂。
【步行速度】有人說蘇州好像架在了車輪子上,其實有工業(yè)蘇州與古典蘇州的區(qū)別,前者匆匆,后者優(yōu)雅。
【酒精度】偏低,小酌型;十全街的酒味不敵水天堂的茶味。
【作息時間】保守型的時間表,按時作息的典范,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工作。
【上班時間逛街人氣】旺,集中在觀前街和人民路,大多是游客(多過香港),本地人不愿當一六八(蘇州下崗工人的代稱,其救濟金是每月168塊,后來有增加)。
【跳槽頻率】一般,因為是外向型經(jīng)濟,企業(yè)普遍產(chǎn)銷兩旺。
【身體運動量】尚可,有人花錢買健康上健身中心,大多數(shù)人的運動只是活絡(luò)筋骨,把工作當運動。
【手機通話狀態(tài)】忙,是一種娛樂休閑方式和社交型消費。
【婚戀狀況】婚介業(yè)和婚紗攝影業(yè)發(fā)達,結(jié)婚忙,先成家后立業(yè)和先立業(yè)后成家的觀念并存。
1.香 | 港
“手?诰屯!钡奈C感長盛不衰,每個人都有投資觀念,藝人們永遠是為了工作而不敢戀愛和休息,兼職和充電時工薪族的兩翼,快餐型報紙總是銷量最大。
【電視時間】守著電視的師奶居多,亞洲電視和無線電視的650萬觀眾是港人無開銷的休閑方式,但人們更多時候忙得只好在路上聽廣播,于是這個城市的電臺多達13個。
【快餐店】中國城市的中西快餐店數(shù)香港種類最齊全,麥當勞的廣告也全年無休地做。
【步行速度】“動感之都”絕不是浪得虛名,交通綠燈時播送著馬達的聲音,每個路口總有一隊人等著沖鋒。
【酒精度】除了蘭桂坊,香港人的餐桌上幾乎沒有酒精度可言,只有麥芽度。
【作息時間】朝九晚五,但“開 OT”是香港人的口頭禪,日均客流量230萬人次的地鐵每天從上午6時到午夜1時運行,夜店也是人潮洶涌。
【上班時間逛街人氣】行政效率居亞洲第二的城市很少人上班時間逛街,街上更多是內(nèi)地游客。今年春節(jié)一周內(nèi),內(nèi)地游客在港消費27億。
【跳槽頻率】香港不跳槽的是公務(wù)員。市民隨時因為行業(yè)景氣、公司裁員、增薪挖角而跳槽,18至24歲的年輕人創(chuàng)業(yè)率超過30%。
【身體運動量】運動量偏少,眼病腰病胃病多。
【手機通話狀態(tài)】何時何地都可談工作。
【婚戀狀況】結(jié)婚人數(shù)大減,離婚高企,單親家庭比十年前增加7成,趨勢是女孩要同居、男孩想結(jié)婚;單身派對如 “G0-Con”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