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點對誰來說都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如何寫好自己的缺點,卻成了一些同志的難題。一位干部寫個人述職報告和個人自我鑒定材料,寫成績洋洋灑灑,而寫缺點,則字斟句酌,推敲再三,猶如決定終身大事一般。
這種認真的態(tài)度不能說不好。但一些人不是為了實事求是,而是為了寫出既是缺點又不是缺點,讓人看得見,卻抓不住,甚至可以看出優(yōu)點的“缺點”。實際上,平時在入黨志愿書、提職報告、個人鑒定中也經常能看到這樣一些缺點:有的幾個問題簡化為一,可謂惜墨如金;有的輕描淡寫,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有的”、“有時”、“有點”、“不太注意”成了通用詞匯;有的千篇一律,要么是“工作有時有急躁情緒”,要么是“有時作風不太緊張”等等。這些缺點遠看似有,近看則無,又好像是人人身上都有,誰也說不著誰。
一些同志不能正視缺點,固然有少數(shù)領導不能正確看待下屬缺點的原因,但究其根本還是這些同志害怕暴露自己的問題,影響進步。其實,在很多人不愿講自己缺點的情況下,一個人敢于正視缺點、敢講缺點,反而讓人覺得其性直品端,精神可貴。而那些有缺點甚至毛病還比較多的人,雖然自己不講,但大家心里卻是很清楚的。如果給其機會講缺點的時候還是不肯講,或敷衍了事,那么大家只會覺得這個人很油滑,不誠實,這不是缺點上面又加缺點嗎?
實事求是寫好缺點,既是一個人認識自己、改正缺點的前提,也是贏得周圍同志信任的一個重要方面。一個人尤其是領導干部,自己的缺點錯誤都沒有勇氣承認,他人或部下有了缺點錯誤又怎肯分擔呢?寫好缺點,關鍵是要客觀求實,是思想問題就是思想問題,是性格問題就是性格問題,既不無限上綱,又不避重就輕。實事求是講問題,最易為人所認可。
《老子》中有句話,叫:“勝人者有力,自勝者有強”。連面對自己弱點、缺點、錯誤的勇氣都沒有,這樣的人又怎么能成為強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