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最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是高手。
我喜歡看金庸等人的武俠小說,經(jīng)常有這樣的情節(jié),某人不小心掉進山洞,出不來,突然發(fā)現(xiàn)墻壁上的圖式,于是按此圖式練習。因為出不了山洞,做不了別的事,只好日復一日地練,月復一月地練,年復一年地練,突然間,武功大漲,跳出了山洞,或劈開了山門。那個時代的武林高手就誕生了!
所以,我經(jīng)常說,把最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致,就成了武林高手。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反思一下,我們簡單嗎?我們應該怎么做才簡單呢?
早自習,到了教室,你為什么發(fā)呆?因為不知道做什么!其實,我們可以養(yǎng)成在來教室的路上就列計劃的好習慣,到了教室就按計劃立馬實施。
有時候,感覺到有好多事,卻又不知道先做什么,或者說卻不知道從何下手?那么就簡單些,按教師要求做!黑板上不是寫著今天的作業(yè)嗎?
當教師布置作業(yè)的時候,你是欣然接受,還是討價還價?簡單點,有討價還價的功夫,是不是可以做兩個題了?欣然接受是不是會讓自己心情更好?學習是自己的事,即使老師不布置作業(yè),自己也得主動去做呀。
大家算一下,每天照鏡子、摸頭發(fā)花了多少時間?我就很簡單,幾十年的平頭,從來不用打理,洗了之后用毛巾一擦就干了,多好!大家想想,短頭發(fā)是不是更方便打理?
升旗和做操,等候開始時,又不能講話,是不是特別無聊?其實,拿個小本子記幾個單詞最簡單!
去食堂吃飯,排隊等候,是不是很煩?其實,我們可以跑步前去,搶占先機,或者在教室多學幾分鐘,錯開排隊高峰,還正好把教師半天講的知識再消化一遍。晚些去吃飯還可能贏得食堂師傅的贊揚呢。
在食堂,從一個窗口到另一個窗口,到底吃什么呢?不知不覺,浪費了時間,其實,簡單一點,吃飽就行!
在寢室,別人談論稀奇古怪的話題,你是不是覺得自己像文盲?或者與同學格格不入?其實,真正有水平的人是不屑高談闊論的,真正的高手總在靜靜地積蓄力量----躺在床上,回憶老師上課講的重點知識、典型例題及方法。
周六,到底是跟同學出去玩呢還是去教室學習呢,你是不是很糾結(jié)?其實,簡單點,下午出去買點東西、洗澡、洗衣服、給家長打個電話,然后去教室學習,把一周的學習內(nèi)容歸納總結(jié)一下,把一周的錯題改一下。每周如此,不用糾結(jié)。
有時候,我們是不是感覺學習困難很多,壓力很大?其實呀,這就像爬山,站在山腳下時望山頂,似乎遙不可及,令人望而生畏,而不如放下包袱,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向前爬,管它山有多高呢,爬到哪里是哪里。
我始終認為,簡單才能高效。衡水中學有句名言:要想成功先發(fā)瘋,頭腦簡單向前沖。表達雖夸張,道理卻相近。所以,頭腦簡單,能拋棄生活中的糾結(jié),心無旁騖的孩子更容易成功!
另外講幾個學習上誤區(qū):
不重視對基本概念的理解,只是盲目做題,其實基本概念才是最最重要的;
把大量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學科上,冷落了其他學科,只有學科發(fā)展平衡,金字塔才能建得又高又穩(wěn)當;
聽老師講例題,一聽就會,甚至覺得容易,看參考書例題講解,也覺得不難,于是不再動手去做,其實,只有親手去做了,才能體會到思維路線的拐彎點,只有親手做了,才能讓自己掌握80%;
自己做對了就以為自己完全明白了,于是不再聽老師講解,甚至開小差,這樣你就可能錯過了教師對關鍵點的分析,即使做對了,也許你的思路是完全錯誤的;
上課時只顧記筆記,卻不思考,想等到下課后找時間消化,結(jié)果下課后哪有時間?于是,丟到一邊了,長此下去的結(jié)果是什么?丟的東西越來越多,跟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大;
也有同學上課只聽講不記筆記,記,可以讓自己思路緊跟老師,不容易走神,手勤快的孩子往往犯低級錯誤的機會是很少的;
還有同學晚上開夜車,好象很刻苦,其實白天精神狀態(tài)差,學習效率低,惡性循環(huán),最終喪失學習熱情,不如充分利用好零散時間,提高白天學習效率。